01“吃色,做愛。”
這個怎麽理解?人生就是世界上兩件事,吃飽肚子和繁衍後代,就這麽簡單。
這兩者經常聯系在壹起。不吃飽怎麽會有力氣咕嘟咕嘟?墜機後體能消耗巨大,當然需要補充。補充完後,如果不小心能量過剩,需要消耗掉,然後...啊,腐敗!
不管是從電視上還是身邊的朋友身上,我發現他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喜歡買很多吃的,壹個人在沙發上使勁吃,吃完飯心情會慢慢好起來。
為什麽?因為品嘗食物的過程和吃後的飽腹感能給人帶來強烈的幸福感。這種快樂會壹掃之前的沮喪和不快。
當世界離妳很遠的時候,只有食物在小心翼翼的靠近妳,等著妳去吃。壹個溫暖的大碗,或者壹個精致的小菜,或者壹份水果點心,都有同樣的效果,暖心暖胃。
李銀河說:沒有食物,人就會死;沒有性,人不會死,但會不快樂。
02?
人生有千千萬萬個欲望,但這兩個欲望是每個人都有的,而且占的比重最大。這兩個欲望壹個關乎生死,壹個關乎幸福。
但是很多人不了解性欲,所以把它和性沖動混為壹談。性沖動是在性激素和內外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對性行為的壹種欲望和沖動。這時候人就是想釋放自己的沖動,不管對方是男是女,不管他是不是妖,哪怕什麽都沒有,都想上去磨壹塊石頭。
這種性沖動往往伴隨著壹句話“毫不留情地拔公雞”。他只是把妳當成壹個發泄欲望的工具,不會去關註妳是誰。巫山性愛也要兩個人壹起走!
但是性欲包括它需要在成千上萬的人中找到相投的人,然後逐漸熟悉,就像小火可以煮出好的食材,壹點誘惑,壹點感動。如果妳想拒絕和歡迎,妳可以唱歌,我們會出現。挑逗對方的興趣,再次壹拍即合,獲得最佳體驗。
性欲是最深的情欲,真正的性欲終究是愛。這也是為什麽關於槍支的軟件越來越火,人的內心卻越來越孤獨的原因。
但是,如果妳在做愛後的第二天早上在廚房看到另壹半,那壹瞬間妳會感到溫暖和幸福。
性欲的難處在於妳如何在千千成千上萬的人中找到那個彼此相愛的人,然後和他們壹起走向高潮。胃口的難處在於妳的好奇心是不斷變化的,妳需要不斷嘗試這個世界。
03?
但是,比起性欲,食欲往往更可怕。食,性也。性,食也。壹個嘗,壹個吃。食欲也分為三個層次:
首先填飽肚子,擺脫饑餓。
這種食物對我們來說是最常見的。當我們工作了壹整天,或者出去旅遊,卻找不到吃飯的地方,然後肚子餓了,突然看到壹家餐廳。我相信,這個時候,無論這家餐廳的飯菜有多難吃,妳都可以盡情享用。
第二種:滿足個人味蕾,色香味俱全。
妳不是很餓,但是路過壹家餐廳,突然看到它的海報上有壹道菜讓人特別有食欲,忍不住想進去嘗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隱藏在腦海裏對某壹種食物的渴望突然被什麽東西喚醒了。
看到竹簽,烤肉的焦味和啤酒的涼意鉆進了鼻腔;當我看到小木勺子,我想到了冰淇淋和下午茶。當我看到紙盒時,我想到了覆蓋著奶酪的比薩餅。美食的記憶在妳腦海深處。
第三種:滿足大腦的感官、好奇心和快感。
這完全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我們不斷嘗試新鮮的食物,所以我們會吃海豚、天鵝和許多我們從未見過的東西。
這個階段吃飯已經不是食欲了。
自然界的動物都是吃的,有的吃肉,有的吃素。我們說狼和虎豹殘忍嗜血,而虎狼吃山羊,壹口咬死,把肉吃掉。這是真的餓了,想吃肉。
然而,人類的壹些飲食方式讓人懷疑這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食欲,還是為了其他欲望。
04
有壹道菜叫活驢。把活驢固定好直接從驢身上割肉,或者燒烤或者涮鍋。食客們聽著驢子的叫聲,津津有味地吃著驢肉。
還有壹道菜叫三索爾,意思是把壹盤新生的老鼠(活的)和壹盤調料放在壹起,用筷子夾住活的老鼠,老鼠就會“吱吱”(這是第壹聲吱);放入調料後,老鼠會再次“吱吱”叫(這是第二次吱叫);當放入消費者口中時,老鼠發出最後壹聲“吱吱聲”(壹共三聲)。菜單簡單,消費者品嘗這道菜需要無盡的饕餮動力和無比的勇氣。
1986(冰島2006年恢復商業捕鯨)商業捕鯨禁令後,日本、挪威、冰島等國繼續捕殺鯨魚。2005年,三國捕殺了2395頭鯨魚,2008年計劃捕殺3215頭鯨魚。其中,殺人規模最大的是日本。2000年,日本生產了2849噸鯨肉和1051噸鯨皮。
這種殺戮只是為了滿足人的胃口嗎?
這已經是壹場殺戮和虐待的盛宴了。餐桌上的食物不是這些人的胃口,而是更深更黑的欲望。
他們的生死只能掌握在我們手中。當我們看著他們掙紮,尖叫的時候,心裏會感到壹種莫名的涼意。這是至高無上的權力帶來的快感,這是別人的生殺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快感。
這種快感帶來的快感遠遠大於吃飯帶來的快樂。
05?
人們不滿足於只吃動物,甚至自己的同類也不會幸免。
菜男就是做飯的時候被吃掉的人。在壹些地方,它被稱為“兩條腿的羊”。食人的案例可以追溯到夏朝甚至更久。春秋時期,人祭蔚然成風,進而誕生了壹本書《中國食人史略》。
該書系統完整地介紹了從古至今壹些真實的食人案例。看完真的讓人毛骨悚然,而且序言裏也提到了,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都有。
▲《中國食人歷史筆記》封面
饑荒之年,“好吃飯”不再是歷史書上的冷詞,它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人民極度貧困,孩子就是鍋裏的壹堆肉。很可怕嗎?
戰爭之年,城池被圍,投降就會被屠殺。不投降,還有命,但是斷糧斷草怎麽辦?-吃人。
安史之亂時,綏陽城被圍困。這時綏陽的城守是張勛,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茶紙盡,馬食盡;馬疲,雀掘鼠,雀鼠疲,巡出愛妾,殺食者,殺其奴;然後把城裏的女人都包括進來吃。
飯吃完了,吃茶紙,吃茶紙,殺戰馬充饑,吃戰馬,抓城裏的鳥吃,鳥吃完了怎麽辦?
張勛把心愛的妃子帶出來,殺了,送給士卒。下屬將軍還殺了他的女侍,然後他們把城裏的小姐都抓起來,殺了吃了。
好吧,在戰亂饑荒的年代,殺人吃人的是非,我們沒有經歷過絕望的人,所以無法評價。
和平年代,把兒子給別人吃的人怎麽辦?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壹。
齊桓公的廚師名叫怡雅。有壹天,齊桓公對左左說:“我這輩子什麽都吃過,但是我還沒有吃過任何人。太可惜了。”
我不知道齊桓公說這話時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
可怕的是,那天怡雅回到家,殺了四歲的兒子做肉湯。第二天,齊桓公吃飯的時候,發現肉湯裏的壹塊肉特別好吃,就問怡雅,這是什麽肉?
怡雅哭著說,聽說妳要吃人肉,我就把小兒子殺了煮給妳吃。桓公得知這是夷雅兒子的肉,心裏很不舒服,但又被夷雅為了自己的食物而殺了兒子的行為所感動。他認為夷雅愛他勝過愛自己的親骨肉,從此桓公寵信了夷雅。
看歷史書讓我背脊發涼。在這裏,甚至有壹個廚師,為了討好國王,不惜殺死自己的兒子。
我腦海裏浮現的是壹個四歲的孩子用無辜的眼神看著拿著刀的父親的畫面,完全沒有意識到等待他的是什麽。
當然,故事有壹個特別幸福的結局。
齊桓公病重,夷雅縱刁作亂,填宮門,築高墻,終於餓死了齊桓公。過分放縱自己舌頭的壞國王在饑餓中絕望而死。
說話的欲望是人類的壹種本能欲望,但我們壹出生就要被這種欲望所支配嗎?
人之所以能掌握其他動物的生活,是因為人類是高級動物,高級動物必須控制自己的本能欲望。我們有社會、文化、法律和道德來自律。
人性本無善惡,但如果我們不能用善念抑制自己的欲望,越來越多的人會放下自己的惡性,為滿足自己的胃口而戰,那我們和動物有什麽區別?
我們如何能控制他們的命運?
餐桌上的盤子是壹面鏡子,我們都應該在裏面好好審視自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