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唐代武則天時期宮殿的命名與使用

唐代武則天時期宮殿的命名與使用

大明宮:大明宮範圍很大,東西1.5km,南北2.5km,略呈楔形,* * *城門11。大明宮的正門叫丹鳳門,正殿是漢元殿。漢元殿北面有鄭玄殿,鄭玄殿周圍有中書、門下兩省,還有弘文、十二殿。此外,還有30多個其他的大廳,亭臺樓閣和寺廟。自高宗鹹亨元年起,大明宮就成了政治活動的中心。

大明宮漢元殿:整組建築群呈凹字環繞,猶如展翅的雄鷹,既是宮闕,又是正殿。漢元寺是中國最偉大的寺廟,它以偉大的氣魄,輝煌開朗的人格,體現了壹種高遠灑脫的文化風格,充分體現了盛唐時期的建築藝術水平。

漢元殿:是當時唐朝長安城最宏偉的建築。殿前東西兩側是香鑾、奇峰亭和通往平地的衛龍路。寺廟實測夯土地基高3米多,東西長75.9米,南北寬42.3米。臺基東、西兩側各有壹條走廊遺跡,分別延伸至東面的香鑾和西面的奇峰閣。

擴展數據:

“大明”壹詞出現在《詩經·大雅》中的大明,解釋為:“文王有德,故吳王受命於天。文王與吳王壹脈相承,其明德廣大,故稱大明。”大明宮和未央宮壹樣,也來源於《詩經》,是以紂王的勤勞智慧為榜樣的壹種自我鞭策。

關於大明宮的來歷還有壹個奇怪的傳說。剛建的時候,工地上挖掘出壹面古銅鏡。魏徵認為它是秦始皇的鎮上之寶,這個鎮被稱為“秦鏡”。

傳說它能以微妙的方式看到人體的內臟。更重要的是,還能體現大臣們的忠奸與國運的興衰。大明宮建成後,秦鏡被懸掛在宮中以震懾邪靈,後有“明鏡高懸”之說。有寶鏡守護,自然光明正大,故稱大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