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禦廚陳師傅慘遭慈禧毒手,之後陳家再無人入宮服務,但陳王兩家與“勤行”之緣卻沒有斷。據王希富先生介紹,晚清民國後,兩家幾代人中,學廚藝的最多,過去八大樓和八大堂裏掌竈的,不少都是王老先生的親屬。王的兩位兄長,民國時期都在京城八大樓當過廚。王家有個傳家寶,是壹個已經泛黃的舊折子,那上面留有陳王幾代名廚的“從業記錄”。折子上抄寫的有各類宴會菜單,包括外祖父親傳的部分清宮禦膳膳單、王先生的父親王殿臣在會賢堂當廚時所記的高檔宴會膳單、致美齋宴會菜單等。此外,還有大量的菜譜和配料、制作方法,也有餐具樣式等。菜譜中包括京菜、魯菜和宮廷菜,珍貴無比。據王希富先生講,這放在“拜匣”中的舊折子是由祖上傳給外祖父,外祖父傳給父親,諸代積累,不斷豐富,父親臨終前又將它交給自己的大哥王希榮保管。幾年前,大哥把這傳家寶親手托付給了王先生。
說起來,王希富先生本人算得上“老北京”,卻並非“勤行”中人。大概自幼受家庭“飲食文化”氛圍的熏陶,這位搞三維成像技術研究的科學家,儼然還是壹位研究傳統飲食文化的大家。因外祖父在禦膳房當過差的緣故,老先生對“禦膳”知道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