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疫情期間,做飯10天我的10個感悟

疫情期間,做飯10天我的10個感悟

由於冠狀病毒的影響,回到西安的第壹件事就是隔離,隔離期間屯的幹糧吃的差不多了,泡面掛面粉絲等也吃得快吐了,不得不下廚房開始做飯了,差不多做了10天左右的飯,有了以下10條感悟(多愁善感)。

第壹天紙上得來終覺淺

早上起來先復習了壹下紅豆小米粥的視頻,先將昨天晚上泡的紅豆倒入開水中待水再次沸騰時倒入小米,結果熬了近兩個小時發現稀飯中的紅豆還是生的。打電話咨詢朋友才知道紅豆很難熟,必須等先將紅豆煮熟後再加入其他東西,否則加入其他食物後就不容易熟了。真的是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需躬行。

第二天?刻意練習

光喝粥可是喝不飽的,抗餓便宜的土豆絲成了首選。剛開始切的土豆絲應該叫“薯條”,慢慢的有點樣子了,今天終於切成了土豆絲本來的模樣。通過這個事情發現:如果想做成壹件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刻意練習,第壹次肯定做不好但是妳做了就知道自己的實力和理想之間的差距,妳得琢磨怎麽才能改進,就像“薯條”變“土豆絲”的過程壹樣。所謂的壹萬小時定律就是刻意練習而不是簡單重復。

第三天?洗碗時的感悟

做飯壹時爽,洗碗才知道,看著滿水槽的鍋碗瓢盆實在下不去手,幾次之後我就發現:剛吃完飯就馬上立刻去洗碗才是最好最快最省時間的,很多油汙之類的東西沖壹下就行,要是等到下次做飯前再去收拾,不光影響心情,而且很多油汙幹在上面很難清洗,並且也洗碗在做飯也影響妳做飯吃飯的時間。經過這件事以後,我就決定能夠半小時搞定的事情馬上去做,既然屬於妳逃不掉的事情,妳現在不做後面會引發更多麻煩。

第四天?時間管理

曾經上班的時候想著壹天忙著自我學習的時間都沒有,要是有壹整段(幾天)時間,我要看多少本書聽多少節課等等,但是因為疫情這壹天真的到來了,我們卻整天拿著手機刷著抖音感覺“真香”。所以,自制力很重要,自我管控才是自我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能力。

第五天?運氣也是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陜西人壹天不吃面渾身都難受,第壹次和面就做到了面光、手光、盆光的“三光”,很是嘚瑟的向別人炫耀壹次就成功。但是後面幾次卻沒有那麽幸運,不是和軟了就是和硬了。直到最近幾次通過實踐發現:和面時分批次倒水,並用筷子攪拌到棗核大小的絮狀,再用手和面就能做到“三光”了。我們在每次成功之後都會給別人分享自己所謂的經驗,但是卻往往忽略“運氣”的成分,總是強行加到自己的努力上。有時候,運氣也是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但絕非必要條件。

第六天?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幹

算了壹下每天做飯+洗碗的時間:早上1個半小時,中午2個小時,晚上1個半小時,壹***5個小時(算上吃飯就是6、7個小時了),每天白天的時間都被做飯占得滿滿的,而且做飯消耗了很大的精力,所以專業的事情還是要專業的人做。

第七天?早睡早起身體好

自從在家開始做飯後,原來午睡十幾分鐘的習慣都被做飯耽擱了。雖然下午沒什麽影響,但是晚上8點以後精力明顯就跟不上了,只能早睡,慢慢的也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第八天?從線性思維到多線條工作

剛開始做飯的時候,幾乎每天都在做飯或者吃飯、洗碗的路上。後來慢慢的發現,早上可以先燒水,燒水的過程在洗漱,洗漱完剛好開始熬稀飯。也可以邊煮面邊炒菜,剛開始也可以雖然手忙腳亂,但是慢慢的效率就高了。現在做飯的過程中我壹般都會聽網課,畢竟做飯都是機械性的動作(視覺、嗅覺),聽課需要調動聽覺,兩者之間並不矛盾。

第九天?廚師養成記

原來只會煮掛面、吃泡面的我,在家吃的實在不想吃了,也得想著法給自己變點花樣吃。慢慢的涼皮、包子、餃子、菠菜面、煎餅、酸辣粉等等都會做了,整個過程中發現原來不要給自己設限,認為自己這不行那不行,但是要勇敢的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去嘗試才會發現原來自己還有更多的潛能沒被開發,整個過程都是值得新奇的,慢慢的我也開始享受做飯的過程。

第十天?我想了很多

疫情期間,人們才發現生命的可貴。疫情終將過去,我們該如何增強自己的免疫力來面對未知的細菌病毒?還未上班就聽到各種裁員、倒閉的聲音,開始上班後該如何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江河師兄”,每周五更新,歡迎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