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皮疹、皮膚濕疹、皮膚瘙癢、幹燥發紅、口腔腫脹;
胃腸道:惡心嘔吐、吐奶、嚴重便秘、腹瀉、腹痛、進食困難;
呼吸系統:類似感冒癥狀,如打噴嚏、流鼻涕、揉鼻子、氣喘、幹咳、流鼻涕、揉眼睛,甚至呼吸不暢;
其他不突出的癥狀,如頭痛、哭鬧不安、憤怒、過度興奮等,更嚴重的是食物過敏,甚至過敏性休克,危及寶寶生命,壹定要引起重視。
二、食物過敏怎麽辦?忌口,壹般忌過敏食物,輕度過敏癥狀可自行緩解,如果不清楚是哪種食物過敏,可以用“排除法”進行篩查:
1,記錄寶寶最近幾天吃過的任何物品;
2.逐漸檢查最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通常是乳制品。最好是單壹有效成分的,比如牛奶,因為新鮮的面條包含多種過敏原,非常難以篩選。
3.讓寶寶每兩周嘗試壹次不正常的食物,從少量到過量。如果沒有異常,再次嘗試下壹個異常食物,直到過敏原明確,至少4個月後再嘗試少量,看寶寶是否會繼續過敏。
4.如果寶寶有嚴重的過敏反應,最好帶去醫院治療,必要時進行過敏原檢測。
三、如何降低過敏風險?1,持續純母乳餵養至少4個月,食物過敏主要反映食物中的蛋白質,而牛奶可以減少食物蛋清的攝入,降低過敏風險。
2、輔食添加不宜晚於8個月或早於4個月,否則會增加食物過敏的風險。輔食添加遵循從壹到多,從小到大,從多到少的標準。每添加壹種食物,觀察寶寶的反應,3天寶寶無異常,再給寶寶添加壹種新的輔食。
3、培養記錄2歲以內寶寶日常飲食的習慣。有些過敏反應很可能在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後出現。如果寶寶吃的食物很雜,非常容易忘記;
4.大家庭中有過敏史的寶寶,尤其是在註意寶寶飲食的時候,必要時可以咨詢醫生調配寶寶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