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六月初壹),正好是傳統節日——“半年”。依往年經驗,這壹天應該很熱鬧,家家戶戶過“半年”,包水餃,吃饃饃,走親訪友。入伏後適逢農歷六月初壹。
在舊時,這時的小麥已收割完,農家要嘗新或走親戚,已經等不及了。所以,人們在屋中、院內、麥場裏擺供桌,放上蒸的棗餑餑和桃、李等五種瓜果,用鬥盛滿新收的小麥,鬥上貼色“福”字,焚香燃炮,祈求秋季風調雨順。
之後,人們高高興興地吃頓餃子,也有吃肉、青菜、粉條、海帶做的“雜燴菜”。半年節這天,人們大多在晚飯時炒菜喝酒,吃水餃,情形類似於過春節時的合家吃團圓飯,但炒菜的豐盛程度次於春節,勝於平時。
餃子,長期以來餃子都是北方廣大地區老百姓最愛的吃食。民間有俗語,“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如躺著”,足以看出百姓對餃子的鐘愛。辛苦了半年,又逢過半年,無論什麽理由,給自己來份餃子吧!來幹了這碗餃子!
擴展資料:
陰歷六月初壹,也叫“小年”或者“半年”,這個節日在中原地區歸於壹個傳統節日,特別是在山東和河南兩省。“小年”,是相關於“大年”即春節來說的。
而“半年”的意思則是說,依照陰歷的算法,六月初壹,正好是這個年過了壹半了,這個時分必須要慶祝壹番。在山東和河南的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在農村,人們要在供桌上擺上貢品、並且鳴炮、焚香以示留念。
過“小年”,除了有時刻的特殊原因外,還有壹個原因,那便是慶祝麥收,由於就在剛剛過去不久的“芒種”這個節氣裏,家家戶戶剛收割完了麥子,人們要來慶祝這個豐盈年。
中原地區的主要農作物便是麥子,每年的“芒種”前後正是收割麥子的時節,在古時的中原地區,人們便是以栽培、收割麥子為生,所以這個慶祝麥子豐盈的節日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在許多當地,這個節日也被稱作“新麥節”,壹是慶祝豐盈,二是請求在今後的日子裏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