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粽子是濕熱的。吃完端午粽子,來兩種湯消滯祛濕。

粽子是濕熱的。吃完端午粽子,來兩種湯消滯祛濕。

端午節的安康粽子,又稱“餃薯”、“餃粽子”,是用糯米包裹粽子葉蒸成的,是漢族傳統節日食品之壹。吃粽子是中國人在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糯米性溫,粘稠,不易消化。吃後容易胃脹,引起濕滯,損傷脾胃,所以不宜吃得太多,或作為主餐連續食用。近期嶺南地區持續降雨,濕度較大。這個時候人往往容易生病,所以大家吃了端午湯圓後要適當消積祛濕。妳在端午節吃什麽?端午節期間,相信大家都嘗過不少好吃的粽子。如果妳吃了這些好的產品後覺得有點滯,不妨試試用這兩種湯來消滯。佩蘭豬骨湯01適合暖底人群(3人),花肉或豬骨500g,玫瑰花葉30g,佩蘭30g,萊菔子20g,生姜適量。各種材料洗凈後,先將花肉(或豬骨)在水中焯壹下,然後* *同樣。陳皮豬肚湯02適合脾胃稍差的人(3人)豬肚1,陳皮10g,山藥50g,雞內金20g,黨參30g。將各種材料洗凈後(百口仁除外),用武火將湯煮開,小火燉2小時左右。喝湯。中醫講究辨證施治,要根據不同人的體質選擇合適的材料,以消積祛濕。但總的來說,根據目前的氣候情況,多吃些芳香化濕的食物,有利於健脾開胃,比如香菜、芹菜等。另外,如果部分上班族沒有時間煲湯,感覺停滯不前,可以選擇保濟丸、保和丸、藿香正氣丸。轉載:廣東省第二中醫醫院?聲明:以上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