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冬季取暖要註意哪些

冬季取暖要註意哪些

摘要:冬天是我們抵抗力比較薄弱的壹個季節,所以應該格外的註意我們的身體。冬天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註意的地方,要避免陷入緊閉門窗、夜間憋尿、蒙頭睡覺等誤區,外出保暖等要註意,下面壹起來看看冬季取暖誤區、寒冷天氣出行等冬季需要註意的問題。冬季保暖誤區

1、緊閉門窗

緊閉門窗後,室內氧氣不斷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超過2%,就會使人頭痛、脈搏變慢、血壓升高。如兩個在壹間6-7平方米、門窗關閉的房間中生活8小時,房間中的二氧化碳可達3%-5%。同時,關閉門窗後,人體的皮膚毛孔以及室內存的雜物散發出異味氣體,也可使人頭昏腦脹,影響食欲和睡眠。

2、夜間憋尿

冬天夜長,有的人就寢後因怕冷不肯起來小便而長時間憋尿。憋尿有兩個不好的後果,壹是影響睡眠;二是容易引起沁尿系統感染。特別是中老年人,憋尿可引起生理和心裏上緊張,促使血壓升高。

3、蒙頭睡覺

被窩裏空氣混濁、氧氣稀少,蒙頭呼呼大睡,會胸悶、惡心,或睡夢中驚醒,出虛汗,睡眠效果很差,第二天起床會感到頭昏腦脹。

4、戴口罩保暖

有不少人冬天常戴口罩以保溫防病。這樣做的結果是呼吸道得不到冷空氣的刺激,反而降低了對疾病的抵抗力。有人調查發現,長期戴口罩的比不戴口罩的人患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的機率冬季高出2.7倍,春季高出4.2倍。

5、穿大量的衣服

冬天來了,不少人會添加很多衣服取暖,提醒周邊的人多穿衣服,但是本身冬天冷不適宜運動人也會懶,穿太多不方便而且不利於運動發出的熱量,導致基本的運動量散失,穿再多待著不如多運動。

6、喝熱茶取暖

許多人認為冷天喝熱茶能增加體內熱能。殊不知熱茶進入人體可加速血壓循環,增加體表的散熱,同時茶有利尿作用,能增加排尿量,使熱量通過小便排出。所以喝熱茶後會更感寒冷。

冬季取暖技巧

1、小心禦寒方式不當

預防不當的禦寒方式包括衣著單薄、門窗緊閉不通風、鉆進被窩蒙頭睡等。喜歡時尚的年輕人在出入室內外溫差較大的環境時,必須註意及時添減衣物。天冷的時候,不能為追求時尚,露腿或穿著單薄。

2、勤曬被褥

大家知道,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其散熱系數僅為0.027。因此,增加被褥內的空氣量就等於提高了保暖能力。被褥經過日曬,變得蓬松,不僅增加了空氣量,而且還增加了厚度。因此,蓋著曬過的被子,總覺得很暖和。

3、保持適宜的溫濕度

如在室內生爐子和設置暖氣或空調設備等,使室內溫度經常處於18℃—20C,相對濕度50壹60%為最好。人們不應該長時間地處於10℃以下的環境中。此外,進行冬季長跑等體育活動,既可增強體質,也可以提高人體對寒冷的忍耐性。

4、門窗不應太封閉

冬季,很多人緊閉門窗,足不出戶。由於緊閉門窗,室內空氣流通不佳,導致空氣汙濁,容易引發頭昏、出汗、咽喉幹痛、胸悶不適等癥狀。冬季室內要多通風換氣,以保證空氣清新、氧氣充足。在冬天應該每天開窗通風2到4次,每次10分鐘左右。

冬季取暖飲食

1、吃巧克力

意大利實驗顯示,食用巧克力可以改善腳部的血液流動。巧克力的原料可可當中含有抗酸化力極強的多酚,在這種物質的影響下,可令血管擴張,提高血液內壹氧化氮的濃度,而壹氧化氮可有效促進血液流動,或許就能從而改善腳部血液流動的情況。另外,人們還發現巧克力內含的某種多酚類物質具有清除血液內活性酸素,維護血管健康的效果。

2、熱飲牛奶暖腸胃

牛奶是優質蛋白質、核黃素、鉀、鈣、磷、維生素B12、維生素D等多種人體營養素的最好來源之壹,這些營養素可為腸胃提供所需的多種營養。冬季是腸胃最佳儲能的季節,多喝熱牛奶不僅可以暖和腸胃,保暖全身,還能為身體補充豐富的鈣質。同時,牛奶中的蛋白質含有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且脂肪顆粒小,呈高度分散狀態,消化率高。

3、晨起服熱粥

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天冷時,清早起床喝上壹碗熱粥,可以幫助保暖、增加身體禦寒能力,能預防受寒感冒。對於喉嚨不適、發炎疼痛的人,溫熱的粥汁能滋潤喉嚨,有效緩解不適感。

4、多吃紅棗

冬季多吃紅棗,不但可以補氣養血,還能起到抗寒的功效。人體血液中缺鐵會怕冷,因此冬季防寒可多吃紅棗,增加鐵的攝入,從而提高身體耐寒能力。此外,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多種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不但美味,還是滋補良藥,有強筋壯骨、補血行氣、滋頤潤顏的功效。

5、羊肉、生姜最暖身

這個時候是冬季進補的最好時機,而羊肉、鹿肉都是非常好的驅寒食物。另外,寒冷季節可以適量增加辛辣禦寒食物,如生姜含有芳香性揮發油,辣椒中含有辣椒素,胡椒中含胡椒堿,它們都屬於辛辣食品,冬天適當吃壹些,不僅可以增進食欲,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禦寒能力。

6、補鈣和補鐵

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因為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而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為產熱量少、體溫低等,而牛奶、骨頭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新鮮水果和主食也是不可少的,多吃柚子、蘋果等生津類水果。

冬季出行防凍措施

1、手別放進口袋裏

英國脊椎按摩協會專家蒂姆·哈切夫表示,冬季走路不要將雙手插進口袋裏,而應該戴上手套,甩動雙臂,這樣可活動臂膀肌肉,改善雙臂及雙手血流,使得身體生熱,更利保暖。

2、保暖先暖腳

寒從腳下起,腳部壹旦受寒,很容易引起感冒或腰腿痛等病癥,因此冬季腳部保暖尤為重要。腳部保暖要有合適的鞋子和襪子。鞋子的尺碼應稍大些,最好墊壹雙棉鞋墊,腳放在裏面要有點空間。其次,鞋底應稍高些,這樣可以起到與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冬季最好每天用溫熱水泡腳,步行半小時以上,並堅持早晚搓揉腳心。

3、穿深色衣服

在冬季養生宜穿深色衣服。研究表明,黑色衣服吸收太陽輻射為88%,軍綠色為57%,白色為20%。因此,深色衣服可以使人體多獲得壹些熱量,具有保暖的功能。

4、防寒保暖

選擇玩雪賞雪線路的人,尤其要做好保暖防凍的準備。最外層的衣服應具有防風性,可選羽絨、呢絨、毛皮質地的衣服;去高寒的地方壹定要戴帽子,因為人體50%以上的熱量是從頭部和頸部散失的。最好能預備防凍油膏。

5、藥品備用

冬季天氣寒冷,容易感冒,所以出行要預備易於攜帶、治療傷風感冒的藥品。另外,北方地區氣候幹燥,建議南方的遊客準備夏桑菊等清熱沖劑。

6、預防雪盲

雪地的反光程度較大,出門需要佩戴太陽鏡,保護眼睛。如果不幸患上雪盲癥的話,應立刻到黑暗的地方,蒙住雙眼,把冰濕布放到額前,防止高溫加劇疼痛,壹段時間後讓眼睛慢慢恢復。

7、圍巾保暖不捂鼻

很多女性都喜歡用圍巾裹住口鼻,以減輕吸入寒風和凍鼻頭的不適,但是,圍巾往往有細小的絨毛或纖維,還會有壹些細菌微粒,很容易就會被吸入體內,引發呼吸道感染。正確做法是戴圍巾的時候,要把鼻子嘴巴都露出來,以保持呼吸順暢。如果不是汙染嚴重的天氣,最好也不要戴口罩,整天戴著口罩,鼻腔及整個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鍛煉,對冷空氣的處理能力會被人為地減弱,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

8、日曬不宜過長

冬天的太陽又舒服又暖和,每天曬會兒太陽本是好事,因為適當曬太陽有利於機體對鈣質的吸收,但曬太陽也有個度,如果時間過長則對身體有害無益。因為日曬過長會損傷皮膚,破壞人體的自然屏障,使大氣

9、多做運動不怕冷

加強體育鍛煉,比如:慢跑、登山等。運動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改善神經末梢血液流通不足等癥狀,運動時以微汗為宜。平時加強手部和腳部運動,比如:經常搓手,工作學習閑暇時多活動腳腕。久坐或久立的人必須重視工間操,多做手足和腰部活動,以加強血液循環。

10、滑雪安全

滑雪是壹項速度快、技術含量高的運動,極易發生意外傷害事故,因此遊客應選擇安全防護設施齊全的滑雪場,並將個人防護設備配備齊全,遵守滑雪場的規章制度,進入與自己滑雪水平相當的滑道。滑雪前應學習壹些基本的醫學知識和急救常識,如受傷時的處理,骨折後應采取的措施等。發現他人受傷,千萬不要隨意處置和搬動,應盡快向雪場救護人員報告。

11、相機保暖

電子快門的照相機和攝影機,在-20℃以下時,就會出現電池容易“放電”、快門不能按下等“失靈”問題。因此,在戶外拍攝完之後,要及時將相機放進外衣兜裏“保暖”,用時再拿出來。此外,要多準備電池。

12、溫泉浴細節

每次泡溫泉的時間控制在20到30分鐘為宜,如果浸泡時間過長,容易出現暈眩、全身乏力。溫泉浴也是壹種中等強度的運動,在令身心得到全面放松的同時,靈敏度和註意力也會有所下降。所以,自駕車遊客在泡過溫泉後,壹定要休息兩個小時以上方可開車。

推薦閱讀

冬季疾病冬季常見病有哪些?冬季常見疾病防治措施

冬季養生食譜冬季養生菜有哪些冬季菜譜家常菜做法大全

冬季取暖冬季如何取暖冬季取暖電器有哪些冬季怎樣穿衣保暖

冬季怎麽取暖冬季取暖方式有哪些?冬季禦寒取暖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