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泡椒排骨。泡椒是典型的貴州菜,具有鹹、鮮、微辣的特點。泡椒排骨必須以新鮮的豬裏脊肉(當地也叫背柳肉)為主料,烹飪前腌制,以酸度適中、麻辣的泡椒為輔料。做菜要註意切、腌、煎三個原則。色澤紅亮,酸爽口,酥嫩。但是泡椒排骨的排骨光嫩還不夠,還要糯。泡椒也壹定要軟脆,菜色清亮油潤,上桌後看得見摸得著,色香味俱全。這是貴陽特有的選料方法烹制的特色菜。
3.花江狗肉。說花江狗肉,先從名字說起。為什麽叫花江狗肉?因為它來自貴州省安順市黃果樹瀑布旁的花江街,這條街以狗肉風味的特產而聞名中外,所以取名花江狗肉,這是用當地的地名為這種特色美食起的名字。狗肉本身性溫,它有潤肺、降血脂、健脾養胃的功效。因為是溫性的東西,所以對因寒引起的疾病有特效。比如連續喝湯十天,對這兩種病有特效。狗肉其實是熟肉,鍋只是起到保溫的作用。
4.酸湯魚。傳說很久以前,黔東南州廟嶺有壹座草堂。村子又老又肥,爬上山爬下壹個坎都很困難。有壹次,我媳婦做飯的時候,不小心多放了水,就把多出來的熱米湯舀到了壹個瓦罐裏。四五天後,米湯發酵後變得清澈透明,略帶酸味。它被用來做魚,味道鮮美異常。老翟家吃的津津有味。從那以後,媳婦就經常用這種酸米湯做魚。長此以往,翟老漸漸覺得身體輕盈健康,上山下山不再費力。這個故事很快就傳到了苗嶺山寨,家家戶戶紛紛效仿,“酸湯魚”也就傳開了。這道菜是從黔東南傳入貴陽的,在那裏發展很快,名揚海內外。民間通常在烹飪時使用火鍋的形式,搭配其他新鮮蔬菜,使其更有營養。其特點是肉質鮮嫩,色澤艷麗,味道酸爽,湯汁清亮可口,開胃提神,美容養顏。
5、冠軍蹄。紅燒豬蹄,又名壹號蹄。相傳清朝時,貴州青巖的趙壹炯進京趕考,在常溫下工作到深夜。有壹天,我突然覺得肚子餓了,就溜達到北門街的壹個夜市大排檔,點了兩盤紅燒豬蹄當宵夜。吃過之後,我對它的味道贊不絕口。攤主上前道:“主人恭喜”。趙問:“喜在何處?”。攤主不失時機地說:“少爺,妳吃了這個豬蹄,就能當狀元,蹄子和題目諧音。這是壹個好跡象,壹個好跡象。”趙聽後哈哈大笑,但沒有同意。過幾天去北京考,真的是要當第壹,高中尖子生。回家祭祖,帶著沈甸甸的禮物感謝攤主。從此,紅燒豬蹄被尊稱為“狀元蹄”,成為趙家的名吃。之後代代相傳,擴展到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