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是國教,禁忌很多。
民族很復雜,大小有壹百個。
走親訪友講究,進屋前脫鞋;
認識之前要給名片,不然會被冷落。
在生活細節上有以下特點:
印尼人有進入寺廟(清真寺)脫鞋的習俗。現在因為他們壹般家庭房間都是鋪地毯的,所以都有脫鞋進屋的習慣。印尼商人特別註重互送名片。當他們第壹次見面時,客人應該把他們的名片給主人。如果妳不送他們,他們會受到很長時間的冷落。印度尼西亞的伊班人特別喜歡洗澡。壹般每天早上五六點就要洗澡,晚上還要再洗壹遍。印尼人不願意談論當地的政治、社會主義和外國對他們的援助。他們習慣守時,有準時赴約的好習慣。他們有崇拜和尊崇蛇的習俗,視蛇為美德、善良、智慧和技能的象征。有的地方還會在蛇屋內設置香案,供人們祭祀。印度尼西亞西伊裏安島的達尼人(非伊斯蘭教)有塗抹豬油以示親密的習慣。當他們吃豬肉時,他們經常把油脂塗在自己和別人身上,以示友好。印度尼西亞的巴布亞人(非伊朗人)非常好客。客人來參觀時,他們在廣場上奔跑,哼著單調的歌曲,大聲喊叫。來回跑幾趟迎接客人。然後,他們會拿出他們最喜歡的菜“烤豬肉”招待客人。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壹名男子習慣被裹在沙籠裏。外出或參加慶典時,總會在腰間佩戴精致漂亮的“格賴斯”(即匕首)。因為他們相信格萊斯可以辟邪驅邪。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的女人不習慣用肩膀扛東西。而是把各種東西堆成塔形,頭上放壹個托盤。印尼人偏愛茉莉花,視茉莉花為純潔和友誼的象征。
禮儀禮儀
印尼人在社交場合會見客人時,通常會握手作為禮物。遇到熟人朋友,傳統的禮儀是右手抱胸,互相問好。
壹般禮儀
印度尼西亞社會是建立在尊重個人的基礎上的。日常事務中壹定要記住這壹點。
當妳進入鋪有地毯的房間或神聖的地方,尤其是清真寺時,妳必須脫鞋。
商務談判往往冗長,曠日持久,困難重重。
稱謂和問候
第壹次見面,要點頭握手。
約會和準時
守時雖然重要,卻不太被重視。歡迎提前約會。
招待和禮物
客人不僅要用右手吃飯,左手也不能碰食物。
應邀赴宴時送花是禮貌的。
印度尼西亞人壹般不要求客人帶禮物,但贊美和感謝的話總是受歡迎的。
如果主人有禮物,他應該友好禮貌地接受,因為拒絕是不禮貌的。
互相交談
不談地方政治,不談社會主義,不談外援。
信仰禁忌
大多數印尼人信仰伊斯蘭教,其他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印度尼西亞人被禁止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他們認為自己的左手骯臟卑鄙,認為用左手是極其不禮貌的。他們害怕有人摸自己孩子的頭,認為這是壹種沒有教養的侮辱行為。除了白色、藍色和黑色,印尼的巴度人被禁止穿其他顏色的衣服,甚至不允許談論它們。爪哇人最怕人吹口哨,認為這是骯臟的行為,會招來鬼。印尼人對烏龜特別忌諱,認為烏龜是惡心的低級動物,給人壹種醜陋、催情、性、侮辱的極壞印象。他們害怕老鼠,認為老鼠是有害的動物,給人“骯臟”、“瘟疫”、“災難”的印象。穆斯林禁豬肉,用豬制品,大部分人不喝酒。印尼人壹般不喜歡吃有骨刺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