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元首全面總結了2004年6月5日至38日+10月北京會晤以來中俄關系的發展成果,本著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精神,討論了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的現狀和前景,就重大國際問題和地區事務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達成廣泛共識,確定了兩國關系進壹步發展的方向和兩國在國際舞臺上加強戰略協作的基本原則。
1.兩國元首滿意地指出,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俄政治互信上升到新的水平,各領域合作不斷擴大和深化。兩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雙方重申,發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是兩國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這壹選擇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於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雙方將根據1年7月6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原則和精神,深化政治互信,擴大互利合作,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協調與配合,推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持續穩定發展。
雙方強調,兩國元首於2004年6月5438日+10月65438日+4月批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05-2008年)實施綱要》(以下簡稱《實施綱要》)對今後幾年發展兩國各領域合作具有重要意義。雙方對《實施綱要》的實施情況表示滿意,認為必須繼續努力,全面、徹底地落實文件的各項規定。
2.雙方指出,2004年6月5438+10月65438+4月簽訂的《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與65438年5月+10月65438+6月0日簽訂的《中蘇國界東段協定》和1994年9月3日簽訂的《中俄國界西段協定》相同。雙方決心共同努力,積極落實邊界協定和其他與邊界有關的協議,把中俄邊界建設成為連接兩國人民友誼與合作的堅實紐帶。
3.雙方認為,兩國在涉及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問題上的廣泛支持是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的重要特征。
俄方重申了在臺灣省問題上的原則立場,認為臺灣省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外部勢力無權幹涉。俄羅斯堅持壹個中國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灣省獨立”,不接受“兩個中國”、“壹中壹臺”,反對臺灣省加入聯合國等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不向臺灣省出售武器。俄羅斯理解中國根據《反分裂國家法》實現國家和平統壹的努力。
中方重申堅定支持俄羅斯維護國家主權和統壹、打擊分裂主義和恐怖主義的努力。
雙方認為,中俄國家安全磋商機制的建立標誌著兩國安全合作邁出了新的步伐。雙方將充分發揮這壹機制和兩國相關部門安全磋商機制的作用,共同應對新的挑戰和威脅,維護兩國共同利益。
雙方強調,中俄軍事合作對加深兩國互信具有重要作用,有利於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雙方願進壹步促進兩軍合作與交流。
雙方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和俄羅斯聯邦國防部簽署關於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備忘錄標誌著兩軍交往達到了壹個新水平。雙方將共同努力,辦好首次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雙方指出,中俄聯合軍事演習旨在提高兩軍有效應對新挑戰和新威脅的作戰能力,不針對任何第三國。
在現有基礎上,雙方將采取切實步驟,推動中俄軍事技術合作向更高水平和更廣領域發展。
4.雙方指出,“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理念在兩國得到廣泛支持。雙方將繼續深化和擴大民間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鞏固中俄關系的社會基礎。雙方高度評價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的工作。
雙方強調,2006年在中國舉辦“俄羅斯年”和2007年在俄羅斯舉辦“中國年”將是今後兩年兩國關系中的大事。雙方將精心策劃制定“國家年”活動方案。通過舉辦上述“國家年”活動,將為兩國在政治、經貿、科技、人文等領域的合作增添新的活力。
5.雙方指出,近年來,中俄經貿合作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2004年,雙邊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265438+2.3億美元。今年雙邊貿易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長。
雙方將進壹步挖掘中俄經貿合作的巨大潛力,改善貿易結構,提高機電產品比重,力爭到2010年使雙邊貿易額達到600億至800億美元。
雙方對中俄投資合作的發展勢頭表示滿意,高度評價2005年6月在聖彼得堡舉行的第二屆中俄投資促進會及會議期間達成的壹系列大中型投資項目。雙方將繼續舉辦投資推介會,擴大和提高中俄投資合作的規模和水平。雙方將在各自法律框架內積極采取措施,為落實雙方達成的合作項目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必要條件,以實現2020年前中國對俄累計投資6543.8+02億美元的目標。雙方將盡快簽署中俄政府間鼓勵和保護相互投資協定。
雙方指出,16哈爾濱經貿洽談會的成功舉辦,將有助於加強和促進兩國工業界在實施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發展戰略和振興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中的互利合作。雙方將繼續積極推進地方合作,鼓勵加強邊境地區合作。
雙方將繼續在投資、科技、交通、航天、民航、通信和信息技術、和平利用核能、銀行間合作等領域實施項目。
雙方認為,加強能源合作對提高中俄經貿合作整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首腦會晤期間,雙方簽署了油氣、電力等領域的合作協議,標誌著兩國能源合作邁上新臺階。雙方決心根據《實施綱要》進壹步推動中俄油氣領域合作項目的實施,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建設和兩國油氣田聯合開發,並責成兩國相關企業就上述項目進行具體磋商。
雙方強調,積極拓展兩國人文領域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包括逐步落實雙方在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旅遊、新聞、電影、檔案等領域商定的活動。
雙方認為,有必要提高在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利用方面的合作水平。
6.雙方認為,國際形勢正在發生復雜而深刻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贊成國際關系民主化、世界格局多極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合作的深入發展,為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然而,世界上仍然存在不穩定和不確定的因素,有許多“熱點”。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嚴重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
兩國元首高度評價雙方簽署的關於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認為聲明反映了兩國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觀點和立場壹致,表明了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願望和決心,有利於推動21世紀國際秩序健康穩定發展。
雙方認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為建立國際新秩序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0周年。中俄兩國呼籲世界各國就建立21世紀國際新秩序進行廣泛對話,決心與各國壹道為建設壹個和諧的發展中世界而不懈努力。
7.雙方重申支持打擊壹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主張在聯合國及其安理會的協調下,根據《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準則,加強國際合作,制定長期、全面的反恐戰略。
雙方反對將恐怖主義與特定國家、民族和宗教掛鉤,反對在反恐問題上采取“雙重標準”。
雙方指出,中俄都是恐怖主義的受害者,將進壹步加強合作,打擊這壹邪惡勢力。
8.雙方指出,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必要進壹步加強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在解決重大國際問題上的核心作用。
雙方支持聯合國改革,認為改革應有助於加強多邊主義,提高聯合國的權威和效率,以及應對新挑戰和新威脅的能力。希望2005年9月6日至6日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首腦會議將通過反映《千年宣言》目標和任務壹致性的決議,增加各國落實這些目標和任務的實際努力,促進聯合國在關鍵領域的協調作用,鞏固26世紀的集體安全體系,建立穩定和公正的國際秩序。
雙方認為,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涉及各方切身利益,應在最廣泛共識的基礎上做出相關決定。為避免成員國分裂,中俄反對人為設定安理會改革時限,在沒有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就方案進行表決。
9.雙方指出,毗鄰中國和俄羅斯的中亞國家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傳統。雙方充分尊重這些國家選擇自己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符合中亞各國的長遠和根本利益,也有助於整個歐亞地區局勢的健康發展。雙方表示,將加強中國、俄羅斯和中亞國家在雙邊合作和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協調與合作,以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同時,雙方重申將深化和擴大與中亞國家的雙邊合作,為促進中亞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不懈努力。
雙方指出,上海合作組織的建立和發展對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睦鄰互信和友好合作,促進本地區的安全、穩定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上海合作組織已成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重要因素。雙方將采取切實措施,與其他成員國壹道,深化和擴大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安全、經濟等領域的合作。
X.雙方願共同努力,本著戰略協作夥伴的精神加強合作,維護亞太地區的安全與穩定。雙方願進壹步加強兩國在東盟地區論壇等區域合作機制下的對話、協調與合作。
中國歡迎俄羅斯參與亞洲合作對話,並願繼續努力推動俄羅斯參與亞歐會議。中國歡迎俄羅斯與東亞已建立或正在形成的區域壹體化體系建立聯系。
11.雙方重申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堅持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的方向,維護半島和地區和平穩定,支持朝韓關系繼續改善,支持朝鮮與有關國家關系正常化。雙方壹致認為,六方會談是尋求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最佳和最有效途徑。雙方歡迎有關各方近期為推動復談所做的積極努力。雙方呼籲六方會談各方保持耐心,顯示靈活,以建設性的態度積極推動六方會談早日重啟,推動會談取得進展。雙方願進壹步采取壹致步驟,和平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
雙方堅決反對核武器擴散,主張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內通過外交手段早日解決伊朗核問題。雙方支持國際社會為推動政治解決伊朗核問題所做的外交努力,願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雙方指出,兩國元首在友好、互信、合作的氣氛中舉行了會談,取得了重要的實際成果。雙方對會議結果表示滿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邀請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在方便的時候訪問中國。普京總統愉快地接受了邀請。訪問的具體時間將由雙方通過外交途徑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