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東芝事件東芝事件始末

東芝事件東芝事件始末

1.東芝向蘇聯出售精密機床時,美國是如何處理的?2.日本東芝事件賣給蘇聯35億機床,卻害了美國海軍。3.東芝帝國是如何被美國壹步步碾壓的?4.東芝事件簡介5。日本東芝公司在1987年把精密機床賣給蘇聯後發生了什麽?東芝向蘇聯出售精密機床時,美國是如何處理東芝的?當時美國國會通過了對東芝的制裁協議,如對日本東芝處以巨額罰款,高達6543.8+05億美元。而且東芝在美國的進口產品關稅提高了壹倍多。所以這給日本東芝帶來了很大的災難,也造成了東芝股價的嚴重下跌。甚至導致日本東芝公司董事長辭職。

主要是因為東芝出口蘇聯的精密機床被用於核潛艇螺旋槳的開發。所以這會讓蘇聯的螺旋槳技術達到壹個非常高的水平,以至於當時北約國家沒有聲納探測到蘇聯的核潛艇。所以對北約國家也構成非常大的威脅。因為蘇聯核潛艇上有大量的核導彈,壹旦像西方國家那樣發射,會造成非常大的核汙染和輻射。

所以北約國家紛紛指責東芝,很多日本國民認為東芝是賣國賊,公開支持自己的敵人。因此,東芝的產品遭到了西方國家的堅決抵制。這也讓東芝壹度面臨破產的風險。所以東京公司壹直處於非常低迷的狀態,日本政府也對東芝提起了訴訟。

我們看這個背景其實是因為美蘇處於爭霸的冷戰階段,使得雙方處於對立狀態。而美國這些國家禁止向蘇聯出口開發軍事武器的設備和生產設備,東芝卻公然向蘇聯出售開發軍事裝備的設備,這也導致北約國家無法探測到蘇聯核潛艇。

日本東芝事件花了35億賣給蘇聯4臺機床,卻害了美國海軍。在美蘇冷戰期間,東芝以35億日元的高價向蘇聯走私了4臺數控機床,使美國海軍瞬間失去了探測蘇聯水下聲音的優勢。最後,日本被迫檢查東芝,逮捕所有涉案人員。連總理都道歉了,還在美國50多家報紙上刊登了“懺悔廣告”。讓我們在這個網站上和我壹起看看吧!

日本東芝事件

相信大家都知道,蘇聯和美國的關系壹直很僵,尤其是冷戰時期。雖然沒有出現像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戰役那樣的戰役,但在這樣壹個特殊時期,各國之間卻暗流湧動。1970年,蘇聯與意大利Dagnelie公司談判購買加工船舶螺旋槳的數控機床,遭到美國的阻撓,但蘇聯並沒有就此止步。他們又找到日本東芝公司,以35億日元的高價購買了4臺高精度數控機床。日本東芝公司不敢相信,4臺小機床被以如此高價買下,但在這筆交易中,蘇聯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們的收益無法用金錢衡量。

由於巴黎統籌委員會的禁運令,日本將挪威作為轉運點,因為挪威是“北約”國家,所以不會違反禁令。於是在1983的深夜,幾十箱機床零件從日本誌浦碼頭運出,這就是震驚全世界的“東芝事件”。事實上,挪威早就與蘇聯建立了專門的貨物交付渠道,挪威還向蘇聯提供火炮自動瞄準計算機,這實際上是巴統所禁止的。

機床對蘇聯有多重要?

事實上,蘇聯在1957年就建造了第壹艘核動力潛艇“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但由於技術落後,核潛艇噪音巨大,壹直是蘇聯海軍的壹塊心病。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蘇聯的加工技術低於同時期的西方產品,比如當時蘇聯制造的“阿爾法”。當它在挪威海域活動時,其引起的噪音被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海軍監聽到。

正是由於缺乏高精度的螺旋槳加工技術,蘇聯無法建造低噪音的潛艇,而日本東芝公司提供的這種機床正好可以實現這種技術,所以美國的聲納很難探測到潛艇。這是蘇聯花35億日元購買這四種小型機床的關鍵原因。

東芝事件的嚴重影響

原來東芝的報價高得驚人,654.38+0億日元,按照當時的匯率是500萬美元,因為東芝也知道這筆交易風險極大。如果蘇聯討價還價太厲害,就不會達成交易,但沒想到的是,蘇聯主動提出購買四套,並且超量購買零部件,只降價20%。最後以87折成交。東芝差點笑出來,但表面上還是想表現出不情願。

最終,這四個小機床改變了美蘇的局面,讓美國海軍瞬間失去了探測蘇聯水下聲音的優勢。本來蘇聯和東芝的交易是天衣無縫的,但是從那以後,北約國家探測到的蘇聯潛艇的噪音越來越小,讓美國更加難以追查,於是美國開始懷疑。直到日企員工在壹次糾紛中辭職,壹怒之下向巴統曝光,真相才浮出水面,但東芝壹直否認,直到1987。

因此,在證據的壓力下,日本警察廳開始對東芝進行突擊檢查,並逮捕了所有涉案人員。但是,美國的實力大家都知道,比如美國神秘的靈力,所以最後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不得不向美國道歉,並花費1億日元在美國50多家報紙上刊登“懺悔廣告”。連“中轉站”挪威都嚇壞了,向美國保證再也不會發生此類事件。不久後,它以竊取信息為由驅逐了蘇聯外交官和貿易代表。

東芝帝國是如何壹步步被美國打敗的?東芝是如何壹步步被美國逼入破產的?不知道大家對東芝這個品牌還有沒有印象。要說東芝有多牛逼,壹句話就明白了。當時的東芝相當於現在的蘋果。

在過去很長壹段時間裏,東芝壹直是“日本制造”的代表。東芝創下了很多“日本第壹”,比如日本第壹臺雷達、第壹臺彩電、世界第壹臺筆記本電腦,都是東芝制造的,東芝甚至可以說是日本的國寶級企業。然而,這個“國寶”如今已經淪落到只能靠變賣家產、分家自保的地步。在東芝的末日之路上,有壹個巨大的推動者——美國。

美國當老大哥久了,自然不喜歡頭上的人,而犯這個忌諱的就是東芝。當時的日本在半導體行業有多牛逼?整個半導體領域被東芝和日本電氣瓜分,高峰時市場份額達到80%。東芝甚至打敗了美國剛剛起步的英特爾和AMD,甚至在金融危機中直接迫使英特爾放棄抵抗。有這麽壹座泰山在上面,美國企業什麽時候才能脫穎而出?

所以美國對東芝的不滿由來已久,平時小動作很多,比如頻繁審查,限制出口,提高標準。但對於東芝這個龐然大物來說,不痛不癢,美國需要壹個正當的理由來攻擊東芝。就在我困的時候,我來到了枕頭邊。1987的“東芝事件”成為美國對東芝開刀的導火索。當時東芝與蘇聯做了壹筆走私交易,向蘇聯出售了4臺先進的潛艇數控螺旋槳機,這將增加美國的調查難度。

事件發生後,心急的美國立即對東芝進行制裁,並迫使東芝簽署半導體條約,徹底結束了東芝在全球傾銷電子產品的局面。與此同時,美國煽動輿論,民眾自發發起大規模抵制日貨。在美國壹步步的施壓下,東芝的電子時代終於結束了。

被東芝打壓的美國公司終於有了光明的未來。美國施展極端打壓手段,包括全面禁止、關稅懲罰等壹系列措施,導致日本半導體優勢消失,日本半導體市場份額從80%下降到10%。三星借此機會取代東芝成為世界第壹,東芝的半導體產業被壹步步瓦解,真的是反敗為勝。

東芝事件簡介65438+東芝事件0983年初春,壹個深夜的東芝事件,蘇聯海運公司開往日本的萬噸貨輪“老* * *”號的東芝事件,離開日本造船廠港口,運走了東芝事件中“五軸數控機床”的幾十箱零件。按照日本人的說法,蘇聯人購買這些數控機床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提高潛艇的推進性能,也是為了改進當時正在建造的新航母的螺旋槳。這就是轟動壹時的“東芝違反巴統出口事件”。這壹事件的後果是嚴重的東芝事件:美國海軍第壹次失去了對蘇聯海軍艦艇的水聲探測優勢。直到今天,美國海軍仍然沒有絕對的把握找到新的俄羅斯潛艇。

1987,偷賣精密機床給蘇聯後,日本東芝公司的結局是什麽?1949,11年10月,西方國家在巴黎成立了“巴黎協調委員會”。它的簡稱是“巴統”,大名鼎鼎,令無數人反感。該協會由17名成員組成。這個非官方國際組織的主要目的是限制加入協會的成員國向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出口高端技術和戰略物資。

然而,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壹些西方國家基於自身利益,開始暗中違反“巴統禁令”。他們私自向東方出口違禁物品,違反了成員國的規定。在巴統存在期間,走私事件屢見不鮮。其中,最著名、鬧得最大的禁止出口事件是日本的“東芝事件”。

《巴統》相關書籍

1985年底,日本駐莫斯科辦事處主任報告了東芝公司私自向蘇聯出口違禁戰略物資的事件。原來,從1982到1983,日本東芝公司的子公司東芝機械公司違反巴統的規定,私自向蘇聯出口9軸數控機床。

美國收到日本官方的密報後,以1986要求日本政府調查這壹非法事件。當時東芝機械公司在出口9軸數控機床時,為了隱藏當時日本通商產業省的檢查,篡改了出口項目的報表。因此,日本通商產業省在進行簡單調查時,在給美國的回復中,認為東芝沒有“被禁止的事實”。

東芝公司

然而,就在今年3月,美國國防部長從軍事情報部門獲悉,蘇聯潛艇螺旋槳的噪音比以前明顯降低。他認為蘇聯螺旋槳制造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因為控制機械公司出口的這些精密儀器被蘇聯用於制造潛艇螺旋槳。

日本通商產業省再次審查此事,發現確實存在問題。他們先控制了東芝機械廠的兩名重要幹部,然後搜查了這家子公司的幹部住宅。東芝偷精密機床給蘇聯的真相大白。為了表示日本的道歉,通商產業省決定停止東芝繼續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壹年的任務,管理子公司的經理和東芝公司的最高負責人相繼辭職。

日本國內報紙對東芝事件的報道

然而,這壹決定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針對日本東芝事件,美國批評日本為了蠅頭小利,失去了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的安全;美國眾議院議員甚至批評東芝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售用來絞死資本家的繩索。

事實上,東芝並不是第壹家違反規定的公司。據統計,1982之前曝光的巴統違法事件已經達到2481,東芝事件只是其中之壹。而且,這家公司出口的精密儀器並不是所有違禁物品中的第壹。

東芝機床

不過,或許是因為這件事的影響太惡劣,或許是美國決定借機敲打壹下“小弟”。這壹次,美國真的是“殺雞給猴看”。他們發表了東芝危及西方安全的言論,美國國會迅速出臺了極其嚴厲的制裁法案。這壹法案對東芝處以高達6543.8+05億美元的巨額罰款,同時對東芝集團出口美國的東芝產品征收高達兩倍的關稅。

就日本而言,作為美國最忠實的狗腿,壹些國內企業竟然敢向美國的敵人出口戰略物資,日本國內輿論對東芝的“叛國”行為沸騰了。

東芝事件

因此,在內外壓力下,東芝董事長和向蘇聯出口機床的東芝機械公司社長相繼辭職,直接處理機床出口的東芝機械公司負責人被捕並被判刑。在壹系列處罰下,東芝甚至面臨破產的風險。

為了自救,東芝敏銳地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點——美國人的態度。東芝花了大錢,開始在美國大力遊說。東芝的活動非常成功。第二年,美國對東芝的制裁開始大幅下降。不僅制裁範圍縮小至東芝機械,進口期限也縮短至3年。

東芝僥幸躲過了幾乎摧毀它的危機。雖然也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但比生死要好的多。而且美國的以身作則政策顯然是非常成功的。東芝事件後,西方國家沒有壹家公司或個人敢公開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敏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