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誌願軍副司令江擁輝:土耳其士兵頑強,不怕死。身後總掛著幾個銅碗。

誌願軍副司令江擁輝:土耳其士兵頑強,不怕死。身後總掛著幾個銅碗。

1952年,不滿35歲的江擁輝被提拔為中國人民誌願軍第38軍代軍長。

血戰白馬山,奪加裏嶺,戰三八線...王朝的《伊利亞特》江擁輝和退朝時的38軍軍長江擁輝,都有運籌帷幄的智慧和沖鋒陷陣的勇氣。甚至美國人都害怕這部《伊利亞特》。

這樣壹位前誌願軍副司令員在回憶抗美援朝戰爭時,稱贊壹個土耳其旅:土耳其軍人頑強,不怕死,身後總掛著幾個銅碗。

雖然這支背後掛著銅碗的土耳其旅最終隨江擁輝人逃離了北美,但它確實給加裏林的38軍帶來了麻煩。

“都說妳是伊利亞特,我卻覺得妳是耗子!”

剛入朝壹個月的38軍,被彭罵了壹頓,行軍速度慢,阻擊任務失敗,戰事不斷,38軍在朝鮮開局不易。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38軍的老隊伍哪裏受過這樣的氣?當時的副軍長江擁輝在38軍總部不服氣地說:“是不是主力,下次戰鬥再說!”

當時的38軍太需要壹場勝利來證明自己的戰鬥力了,副軍長江擁輝也憋著壹股氣,急於向敵人出氣。

1950 165438+10月,38軍開始像脫韁的猛虎壹樣向南朝鮮軍發起進攻,江擁輝負責的113師以雷霆之勢切斷了敵人向西的退路,然後迅速向南追擊,消滅正在巡邏的南朝鮮軍。

到6月26日,165438+南朝鮮第七師團化為烏有,其156大炮和218汽車落入38軍手中。

麥克阿瑟意識到,中國的精銳部隊終於開始行動了,但對於38軍和江擁輝來說,南朝鮮第7師對他們來說遠遠不夠,他們需要更大的勝利來捍衛這支鐵軍的榮耀。

就這樣,土耳其旅成了逃跑老虎眼中的盛宴。

1950 10 6月17日,土耳其第壹旅5000多名士兵在韓國釜山登陸。他們的第壹站是新成立的聯合國接待中心。

對於這5000多名士兵來說,朝鮮的建築、土地甚至朝鮮的空氣都是新鮮的。這是他們第壹次離開土耳其,與不信仰伊斯蘭教的人作戰。

高大黝黑的皮膚緊緊包裹著強壯的肌肉,胡須遮滿臉頰,大刀人人必備,土耳其人兇悍的樣子只是看壹眼就令人膽戰心驚。

朝鮮地形復雜,地道戰、陣地戰多。肉搏戰的場面時有發生。土耳其人對大刀的熟練使用使他們在肉搏戰中占據優勢。

這支土耳其旅的指揮官,準將將軍亞茲吉(Yazghi)也在壹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甘願在聯合國軍中被降職為準將將軍。因此,可以說土耳其人盡力參與了這場戰爭。

然而,亞茲吉萬萬沒想到,他們會漂洋過海來到朝鮮,很快就被美國人視為逃亡途中的替死鬼。

10月27日,1950,165438+在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全力沖擊下,美軍第九兵團被徹底擊潰,美軍領導的聯合國軍開始撤退。

中國有句古話“痛打落水狗”。眼看著聯合國軍壹路逃竄,彭怎麽會讓美軍輕易離開呢?

“不惜壹切代價奪敵三路退路,阻斷美軍三個師的南逃。”彭總壹聲令下,誌願軍開始打落水狗。

接到命令的江擁輝自然坐不住了。這樣的戰鬥必須由他的38軍來打,只有38軍才能打出那種不可阻擋的氣勢。

如果美軍要逃往南方,要麽去第三師,要麽退到部隊的角落裏。但38軍113師奉命立即出發前往第三師,而112師和165438師迅速向加裏林進發,並封鎖加裏林。

誌願者理解加裏山脊的重要性,美國軍方也是如此。在南逃之前,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將軍派了壹個土耳其旅去奪取加裏山脊。

沒有任何挫折,土耳其人成功占領了戰略要地加裏林。這群土耳其人信心十足,想要擊退沖鋒的土耳其誌願軍,但他們在加裏靈的第壹場戰鬥是與南朝鮮軍隊。

陸軍,但有意思的是,出發去加裏靈之前,龐大的土耳其旅沒有配備美軍顧問或聯絡官,這也成為南朝鮮軍隊被自己人打散的伏筆。

攻占加裏奇沒多久,美軍司令部就收到了土耳其旅大獲全勝的消息。

土耳其人聲稱他們在與中國軍隊的第壹次對抗中輕松擊敗了敵人並守住了陣地,他們還展示了他們在肉搏戰中的浴血奮戰,俘虜了數百名敵軍。

大喜過望的美國人到了加裏靈才發現戰俘營裏垂頭喪氣的士兵都是南朝鮮士兵,也就是聯合國軍的盟軍。

這群南朝鮮士兵是在美軍被徹底擊敗後從朝鮮德川逃出來的。由於土耳其人不熟悉南朝鮮軍隊的制服和旗幟,也沒有美國軍事顧問,激動的土耳其人壹看到亞洲人就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這場烏龍球勝利並沒有傷害土耳其人的自信心。相反,他們堅信中國軍隊不會比韓國軍隊強多少。

另壹方面,到達加裏靈的誌願軍並沒有沖上前去,而是停下來觀察敵情。

江擁輝親自指揮114師,114師342團團長孫宏道、政委王丕立下到先頭部隊三營指揮。

三營作為先頭部隊,擔負著偵察敵情的重任。如果加裏林被敵人占領,誌願軍必須調整部署,攻擊加裏林。

當行進到離加裏林兩公裏處時,三營的士兵發現加裏林閃爍著火光和車燈。向總部報告後,江擁輝明白加林已經被敵人搶先了。

冷靜分析後,指揮部下達命令,在敵人沒有發現誌願軍蹤跡的情況下,立即向山口敵人發動突襲。

三營奉命就地戰鬥。在三營的突襲下,山口的敵人很快被殲滅,但反應過來的土耳其人很快就排除了支援。342團團長不慌不忙,調兵遣將,沈著應對,僅用壹天時間就為大部隊打開了缺口。

114師成功占領加裏嶺後,發現突厥主力已退守楊站。如果美軍趕到,在楊站與突厥人遙相呼應,114師將處於被動局面。

立即下令偷襲楊車站。到6月29日,165438+楊站的突厥人大部分被殲滅,只剩下幾個連逃跑。

至此,38軍114師與突厥人的較量結束,114師的進攻看似極為順利,但坐鎮指揮的江擁輝深知這群突厥人在信息和數量上處於劣勢,否則誌願軍要想成功奪取加裏林,就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與富裕的美國人相比,土耳其人更勤勞,也更有韌性。在中國軍隊進攻的過程中,土耳其士兵也和誌願軍短兵相接。

土耳其的大刀面對著中國軍隊的刺刀。即使戰敗已成定局,土耳其人也沒有退縮。他們堅持了半天,站在壹旁的土耳其士兵把帽子扔在地上,表示絕不後退的決心。

戰鬥結束後,土耳其軍隊傷亡3514,遠渡重洋來到華北的土耳其旅被誌願軍擊敗。

土耳其人在中國的戰鬥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他們在戰場上的勇敢和毅力贏得了朝鮮軍人的認可。

在與土耳其人作戰的過程中,誌願者們發現土耳其士兵的腰上或背上總是掛著銅碗,有的士兵甚至背著不止壹個。誌願者認出這是壹個銅碗,但土耳其人視其為無價之寶。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建國才幾百年的美國,靠發大的戰爭橫財,成為世界霸權。

至於地處歐洲大陸和非洲大陸交界處的土耳其,雖然在二戰中保持中立,但沒有加入任何陣營,也沒有受到戰爭的摧殘。而壹心想要快速發展的土耳其政府,自然希望和這個老大哥美國搞好關系。

也正因為如此,沒有參加二戰的土耳其出兵回應美國的朝鮮戰爭。

對於土耳其政府來說,討好老大哥是去朝鮮的主要目的,所以對於這5000多名土耳其士兵來說,北阿拉奇斯杜蘭尼是壹塊財富之地。

堅韌、勇敢、不屈是土耳其軍人的戰鬥風格,但貪婪、燒殺搶掠也是這些土耳其人的風格。

他們壹踏上朝鮮的土地,這群士兵的入侵之旅就已經開始了。當他們在行進中經過城鎮時,土耳其士兵會去朝鮮平民的家中掠奪財產。

土耳其士兵看到掛在墻上的銅鍋和放在爐子上的銅碗時眼睛壹亮。這些銅飾品被他們視為黃金。

麥克阿瑟在戰爭開始時發表了壹個大膽的聲明,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既然戰爭即將結束,他當然會帶著足夠的財寶回國。這群土耳其人是這麽認為的。

所以不管是行軍還是打仗,土耳其士兵總是背著銅碗和銅鍋。

壹個頑強的、不怕死的軍人,對任何壹個國家來說,都將是最鋒利的武器,但是就像但是既然水還在流,雖然我們用劍砍,但是武器用錯了地方,再怎麽用力也是徒勞的。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入侵朝鮮實質上是壹場赤裸裸的侵略戰爭,而二戰剛剛結束,亞洲國家面對侵略所表現出的意誌和決心是列強難以想象的。

也正因為如此,在裝備和兵力上占絕對優勢的聯合國軍在朝鮮戰場上吃了不少苦頭,最終迫於壓力簽訂了停戰協定。

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戰爭再到中越自衛反擊戰,越南軍隊從來沒有主動侵略過其他國家。

在萬隆會議上,周總理的五項原則也是中國人自上而下堅信的原則。和平是我們共同的願景,但如果老虎、豹子和狼攻擊,中國人民將壹點也不害怕。

近代以來,我們經歷的都是被動的戰爭和我們堅信的正義戰爭。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1,《當土耳其旅遭遇中國軍隊》——劉俊平編譯——《黨員幹部之友》——2009

2.《擊敗土耳其旅——加裏林與楊展之戰評析》;竇超作者機構:(失蹤);輕武器刊號:1000-8810:2009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