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也是西方的情人節。忍不住看到各種情侶秀,紅包,愛情,美食,美景。就像朋友圈裏解釋的壹句情人節註解,我們的情人節變成了情侶的日子,更加平淡真實。
深情的度過情人節,可以是對父母的探望和陪伴,可以是對先人的祭奠,也可以是陽光下的壹杯暖茶,靜靜地閱讀,優雅而陶醉。那天就是那壹天。至於妳怎麽用,取什麽樣的別名,怎麽叫,都是噱頭而已。本質是活著,日子都壹樣,怎麽活著是每個活著的人的功課。
妳可以選擇隨波逐流,跟著大眾的意識走,跟著社會的集體認知走,過很多人定義的生活。妳也可以選擇跟著自己的心走,過自己認為值得,值得的生活。我們在選擇的同時,其實也在選擇壹種生活方式、習慣、生活態度。
比如很多人壹輩子都活在指定的規則下。什麽時候該上學,什麽時候該上班,什麽時候該結婚,什麽時候該生孩子...,而這些模式已經深深植根於我自己的思想中,成為必須做到的標準。
對於那些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與普通生活方式相悖的生活方式,往往不被大眾或周圍的人所接受。比如人們覺得該結婚的時候不結婚,或者普遍接受的異性關系受到沖擊和挑戰。
當然也有很多超出大眾認知和理解水平的思考和感受。不能接受的,超出個人認知理解。而這壹切,其實本質都很簡單,活著就好。其他壹切人事和煩惱,都只是思想賦予它的意義。妳給壹天加上什麽,壹天就會變出妳想讓妳看到的東西。真相是:壹切都是心靈創造的幻象,人們被自己創造的世界所感動,帶著悲喜交集的心情在其中寫作、導演、表演。
我想和妳分享壹個禪宗的故事:據說有壹個年輕的和尚很崇拜禪師海雲,想拜他為師。他還表示壹定要成佛,立祖。禪師海雲很欣賞他的自信,但還是決定考驗壹下他,於是對他說:“我的座位下有很多弟子,我不需要妳這麽粗魯。去吧!”
和尚不僅不肯走,還在廟外跪了三天三夜。禪師海雲看到他的堅定,就收留了他。和尚雖然口氣很大,但學佛很用心,從不懈怠。禪師海雲決定為難他。其他弟子耐心地詢問海雲禪師,但是這個和尚,海雲禪師,經常責備他。但和尚並沒有抱怨,依然努力學習。
後來,禪師海雲把它安排在廚房,負責寺裏人們的飲食。和尚還是很努力,做的很好。幾年後,禪師海雲寫信向他推薦了兩個道士,並告訴和尚跟隨這兩個和尚修行,十年後他壹定會有所收獲。回到神廟,他會教他披風。
於是和尚帶著兩封信默默出山。十年後,他如約回到了寺廟,他真的進步很大。禪師海雲也老了,所以他遵循協議,教他衣缽。這個和尚就是著名的無界禪師。
所以看了十幾年這個故事,我會覺得生活不是這樣的。妳怎麽知道過去對妳的批評和苛刻,不是看妳能不能擔當重任的通行證?只有把心練成靜止不動的樣子,壹切外在的幻象都無法阻礙自心。心裏清楚自己真正的方向和目標,所有的經歷壹定是妳實現自己想要的東西所必須的。
經歷了這壹切,我才明白,我的心不為所動,外界與我無關。知道自己想要什麽,全心全意去做,才是此生的修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