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桌上有四盆蔬菜。因為我是客人,他們推薦我坐在“第壹”——朝南的座位。在我的左邊,坐著壹個小小的虛無;在我的右邊,坐著小燕;我對面是“下壹首歌”,坐在鐵蛋上。鐵蛋是機器人,永遠只需要充電,不需要吃飯。這時候他也來湊熱鬧,坐在《下壹首歌》裏當嘉賓。
我們四個人“坐下”後,小虎子和小燕顯得很緊張。因為剛才兩人都亮出了“看家本領”,壹人做了兩個菜,還要比拼廚藝。請我當“裁判”。為了讓我的“裁判”做到“公正”,他們兩個約定對我“保密”,不讓我知道哪道菜是誰做的。
小燕告訴我,平時,她和小虎子總是搶著做飯,輪流當“廚房主任”。鐵蛋現在雖然是“高級機器人”,但也能煮飯和菜。但是,爸爸媽媽說,孩子要從小學會工作,不能讓機器人“包辦壹切”。於是,她和小學會了“廚房主任”的手藝。今天,他們都想發光!
我舉起筷子。我發現小虎子和小燕的眼睛都盯著我的筷子。
我先把筷子夾到我面前的壹盤炒排骨上。
我吃了壹塊,味道很好。我問:“這大排骨怎麽沒有骨頭?”
“這不是大排骨。”什麽也沒有對我說:“這是‘豬肉土豆’。”
“什麽‘豬肉土豆’?”
“這是科學家培育的新品種。他們把豬細胞裏的‘基因’移到土豆的細胞裏,他們種的土豆含有很多豬的蛋白質,就成了‘豬肉土豆’。”
“哦,原來是‘豬肉土豆’,裏面有肉,裏面有肉。那太好了。”我拉長聲音說:“但是——有點太老了!”
小燕壹聽,趕緊跟我說:“老了真好吃!年紀大了就脆了。”
我心裏暗笑:來了個“火場偵察”,馬上就搞清楚了這個“豬肉土豆”是誰的“廚師”!
我把筷子伸向第二道菜。看那圓圓的白片,我猜是炒蘿蔔。大概是“廚師”為了省事,把蘿蔔切成了圓盤而不是絲。
我吃了壹塊。哎呀,它嘗起來像海鮮。對,對,聞起來像蝦片。有沒有蘿蔔那麽粗那麽大的蝦?
“這是蘿蔔蝦。”小燕說,“就是對蝦細胞裏的‘基因’種在蘿蔔細胞裏。”
“原來這蝦不是海裏長的,是泥裏長的。”
我喜歡劉姥姥進大觀園,壹切都很新奇,“可是——好像我忘了放鹽!”
“放手,放手。”小無焦急地說:“這蘿蔔蝦吃起來挺新鮮的。少放點鹽,才顯得新鮮。鹽放多了,就成了腌蘿蔔、鹹蘿蔔了!”
我幾乎大笑起來。我心想,這鍋賴是誰炒的?我又想通了
第三道菜嘗起來像炒雞蛋。但是,炒雞蛋是黃色的,這鍋炒雞蛋卻是白色的,好像都是用蛋清炒的。
“這是石油蛋白。”什麽也沒告訴我,“它是石油做的。”
“壹點煤油味都沒有。很好吃。”我誇完之後就沒辦法了。“不過好像油太多了,有點油膩。”
“油多了才好吃!”沒什麽解釋,“食譜上是這麽說的。炒雞蛋應該多放點油……”
我不得不再次忍住我的微笑。
第四道菜最簡單,是壹碗白湯。我拿了壹把勺子嘗了嘗。哦,是牛奶。
“牛奶是壹道菜?”我覺得奇怪。
“這不是牛奶。”小燕說。
“羊奶?”
“沒有”
“馬奶?”
“不盡然。”
“豬奶?”
“從來沒有人喝過豬奶!”
“那是什麽牛奶?”
“大熊貓奶!”
“大熊貓奶?”我驚訝極了,趕緊把勺子放下,不喝了。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是稀有珍貴的動物。它的奶要給熊貓幼崽喝,我們怎麽敢喝?
“在我們那裏,大熊貓和牛、羊、馬、豬壹樣常見。”小燕說,“科學家可以通過從大熊貓身上取出壹個細胞來繁殖大熊貓——這叫做孤雌生殖。就像孫悟空身上拔壹根毛,就能變成猴子壹樣,於是大熊貓的數量壹下子就多了起來。”
小燕說完這些,我的勺子又伸進碗裏舀了壹勺。喝完之後,我說:“大熊貓的奶好新鮮,壹點腥味都沒有。但是,糖太多了,太甜了。”
“並不是糖太多。熊貓奶很甜。”小燕解釋道。
就這樣,我的“火力偵察”又成功了。
這時,沈默了許久的鐵蛋開口了:“小靈通,四道菜妳都嘗過了。妳給他們打分,我用電腦記錄計算。”
“怎麽評分?”
“百分制。”
我思索了壹下,說道;“‘豬肉土豆’要炒,‘石油蛋白’要炒,烹飪手法復雜,各90分。‘蘿蔔蝦’和‘大熊貓奶’也挺好吃的,但從烹飪手法來看,比較簡單,各60分。”
這時,小虎子和小燕搶著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沒事說:“我煮了蘿蔔蝦和石油蛋白!”
小燕說:“我做了‘豬肉土豆’和‘熊貓奶’!”
他們話音未落,鐵蛋馬上宣布了比賽結果:“小虎子和小燕各得150分,現在場上比分是壹比壹!”
聽了這話,大家都笑得很開心。
我們邊聊邊吃。我愉快地吃了壹頓豐盛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