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天府文化有哪些內容?

天府文化有哪些內容?

1.川劇(傳統戲曲)?

川劇,俗稱川劇,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的四川、重慶、雲南、貴州等省的漢族地區。它是壹種融合了五種聲樂藝術的傳統戲曲,即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黃)、檀溪(即梆子)和四川民間花燈戲。

川劇是漢族傳統戲曲之壹,流行於四川東部和中部、重慶以及貴州和雲南的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創造和傳承的藝術瑰寶。川劇由五種曲調組成:昆曲、高腔、胡琴曲、檀溪曲和燈調。

川劇分為五個行業:蕭聲、蜀聲、擔、花花和醜角。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成就程序體系,尤其是“三少”,即醜角、蕭聲和肖丹,他們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和表演技巧上有許多傑出的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並存、寫意的審美特征。2006年5月20日,川劇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川菜(菜系)?

川菜是中國四大傳統漢菜之壹,中國八大菜系之壹,中華烹飪大師。

川菜三大流派的劃分是以上河幫、小河幫、下河幫的結論為基礎,並規範完整地表述為:上河幫川菜是以川西成都、樂山為中心的樂山川菜。

小河浜川菜是川南以自貢為中心的壹種鹽菜系,包括宜賓菜、瀘州菜、內江菜。下河幫川菜是川東以達州菜、重慶菜、萬州菜為代表的壹種江湖菜。三* * *共同構成了川菜的三大主要分支,代表了川菜發展的最高藝術水平。

2010年5月,四川省會成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榮譽稱號。2017年9月28日,中國烹飪協會授予四川眉山“川菜之鄉”稱號,眉山菜成為川菜代表。

三、蜀繡(刺繡工藝)

蜀繡是四川成都的特產,是中國民族地理的標誌性產物。

蜀繡又稱“川繡”,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是中國四大名繡之壹。這是壹種傳統的中國工藝,用絲線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繡出圖案。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刺繡之壹,蜀繡以其鮮艷細膩的色彩和精湛的針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魅力,其豐富程度在四大著名刺繡中名列第壹。

蜀繡歷史悠久,自東晉以來與蜀錦並稱“蜀中之寶”。蜀繡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包括12類,122種。具有針法嚴謹、針法均勻、品種豐富、形象生動、立體感強的特點。

2012 12 03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蜀繡”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09年10月,蜀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名錄。

4.三星堆遺址?

三星堆古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部鴨河南岸,分布面積12平方公裏。它有5000到3000年的歷史。是迄今為止中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的文化遺址。

東、西、南城墻和月亮灣內墻保存最好。三星堆遺址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壹,表明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壹樣,屬於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的源頭”。

其中,出土文物是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在我國文物中,是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和觀賞性的文物之壹。在這些古蜀珍寶中,有高2.62米的青銅巨人,寬1.38米的青銅面具,高3.95米的青銅聖樹,都是獨壹無二的。

以金杖為代表的金器,以飾有花紋的邊張為代表的玉器和石器,也是前所未見的稀世珍品。

都江堰(中國5A級旅遊景區)?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它建於秦朝趙浩棋末年(約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是蜀郡知府李冰父子在發掘前人龜靈的基礎上組織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組成。

2000多年來,它壹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千裏之外人民飽受水旱之苦、田地肥沃的“天府之國”。截至目前,灌區已達30多個縣市,面積近千萬畝。它是世界上最古老、唯壹保存下來並仍在使用的,以無壩引水為特點,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智慧。

百度百科-川劇

百度百科-川菜

百度百科-蜀繡

百度百科-三星堆

百度百科-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