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開餐飲店收入如何過萬?
看看這個經歷吧 會對妳有幫助的原來的老板還不太高興,因為培養了壹年就跑了,還帶了幾個優秀的員工走了。回憶起進入餐飲這個行當,創業兩年的遊和兵不太好意思,不過他還是強調,我女朋友我當然要帶走啊。 遊和兵,2006年中央民族大學物電系畢業生,2007年開始創業,目前與他女朋友壹起經營著三家江西菜的白鹿餐廳連鎖店,而這壹切都源自於他畢業時的壹個巧合:撞入了壹家餐飲企業,大學時搞社團出去拉贊助,接觸到老板,大家比較熟了,畢業的時候就去他那邊上班了。遊和兵口中的老板是北京壹家專門做雲南特色菜的餐飲連鎖店,當時他在三裏屯新開了壹家店,遊和兵臨畢業的時候,沒有找到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而是踏進了從未接觸過的餐飲行業,而他就從這裏開始了歷練。每個環節都熟悉對於單幹,遊和兵說,原因之壹是當時老板希望再開壹家新店,讓他出去物色地點,他挑了很多地方,但老板都不滿意,不是覺得小了,就是認為消費層次不夠,我倒覺得都還不錯,所以就幹脆自己出來做了。而另壹個原因則是自己的辦公室戀情被發覺後老板不悅:遊和兵女友正是餐廳前廳的領班。大學時大家都有創業的想法,現在各方面也都成熟了,所以湊錢出來自己做了。當然,單飛時順便帶走了已是餐廳業務骨幹的女友,這令老板更加不爽。主題餐廳大眾化實際上是主題餐廳大眾化的路線。不同於目前北京很多定位高端的主題餐廳,遊和兵選了壹條錯位化路線,地址選在學校周邊,菜品的特色選擇了老家的江西菜概念,最初把客戶切分在江西人和學生這兩個群體上,價格也比三裏屯、朝陽區的壹些定位比較高的特色餐廳大眾化很多,與普通家常菜餐廳差不多。做餐飲是個需要勤快的行業,必須花心思去琢磨,還要定位準。遊和兵覺得自己當初選擇的定位還是比較準確的,價位也不高,所以學生能接受;許多江西特色菜品,吸引了很多漂到北京的江西人驅車前來,這兩部分群體基本上就保證了餐館略微盈利。但問題是,這些客人在節假日來得比較多,但平時來得比較少。在綜合考慮之後,遊和兵又增加了壹些面向周圍居民的家常菜,以及壹些過路的客人,擴大消費群體。在中央財經大學旁邊開的首家店獲得成功後,遊和兵緊接著又在中國農業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拓展了兩家店,目前這三家店年營業額已經接近700萬。經驗談江西土菜館:對特色要有很深的理解餐廳畢竟還是吃飯的地方,最後還是需要大眾化,壹些基礎性的東西還是必需的,菜品要健康、營養,不能說做得特別怪,價位要適中。遊和兵介紹。按他的理解,做特色主題餐廳的話,首要的是對餐飲文化有很深的理解,比如江西菜,與其他菜系不同的是燒菜,而且用調味料最少,非常營養、健康,缺點是做起來比較慢,不過這種烹制方式能吸引很多固定的客戶。其次是原材料,同樣的菜各地方生長的都不壹樣,地方口味完全不同,做出來的味道就完全不壹樣,所以很多食材都是本地統壹供貨的。然後是特色地道的文化感覺,這也是主題餐廳需要的,包括菜譜設計、裝修設計以及餐具,都要有特色。如果來的是江西的客人,由江西來的服務員過去點菜,往往會覺得?很地道?,文化認同感會很強。遊和兵說。雲南土司菜:先做菜品再做文化服務其實還是次要的,開店之前最重要的是定位和菜品。同樣經營地方菜的辛亞弢表示,目前市場存在壹些本末倒置的現象,把文化、主題之類的東西擡得太高了。2004年,她在國貿後面壹個比較偏的地方開了家50平米的店。主要定位有雲南情結的人。這壹定位顯然比較成功,很快又開了兩家分店,目前店裏的客人基本上包括雲南本地人、以前的雲南知青、壹些比較小資的人以及海外獵奇的人。專家建議做地方菜系主題餐廳比做家常菜要好很多,也比純粹的文化主題餐廳占便宜,這幾年做這個行當的比較多,把以前家常菜和文化主題餐廳的很多消費者都分流過來了。而那些把地方菜做得特別地道的餐館,還滿足了近些年不斷增長的北京流動人口的需求。只打文化牌難以成功隨著中式快餐和特色餐飲的興起,目前餐飲行業是北京大學生創業的壹個熱門行業,但能做大做成的沒幾家。實際上做餐飲的話危險系數很高,因為整個過程十分繁瑣,必須在行業裏摸索過,否則賠起來很快的。壹位從業者介紹,僅他了解到今年在北京多個學校的學生聯合搞餐飲的,多數都失敗了。今年城市學院有幾個學生投30萬在五道口那邊開了家烤肉店,但後來每天賣的錢還不夠發工資的,三個月就關門了;民族大學也有個學生,因為店鋪地理位置很好,壹下子包了壹個500多平米的店,近50萬投入打了水漂。因此,踏著成功企業的足跡,先做好基礎預習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定位與菜品。壹味地打文化牌、炒概念而不是做好獨特的菜品是沒有意義的,純粹轟動效應來得快去得也快,當新鮮感過後,生意很快便會轉淡。專家表示,這也是目前特色餐廳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