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瘦肉、胡蘿蔔、木耳、青椒、姜絲、蒜都適量。
工作方法
1.材料洗凈,肉、胡蘿蔔、木耳切絲備用,青椒切大絲。
2.把油倒進鍋裏。七成熱時,放入蒜和姜絲炒香,再放入青椒少許翻炒,放入肉絲,加入少許鹽。
3.肉絲變白時,加入胡蘿蔔翻炒1~2分鐘。
4.把鍋裏的菜留在盤子裏,加入木耳絲,翻炒壹分鐘左右,加少許水,煮1~2分鐘,把菜倒在盤子裏,翻炒均勻,加鹽和雞精調味,然後出鍋。
吃胡蘿蔔的三大誤區
胡蘿蔔是個好東西,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但如何“吃到肚子裏,變成營養”,很多人都不清楚。生活中對吃胡蘿蔔有壹些誤區。讓我們來看看。
不對。胡蘿蔔雖然是蔬菜,但其中含有的類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只有與脂類結合才能水解。烹飪中的類胡蘿蔔素相對穩定。基礎營養學表明,中國的烹調方法可以保存76% ~ 94%。所以吃生胡蘿蔔,類胡蘿蔔素因為沒有脂肪,很難吸收,導致浪費。同理,炒雞肝、炒雞肝比鹽水肝更有利於維生素A的吸收利用。
不對。維生素A(魚肝油、冬狗肝)攝入過多會導致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厭食、興奮過度、骨痛、四肢活動受限、毛發稀疏、肝腫大、肌肉僵硬、皮膚瘙癢、頭痛、頭暈。成年人長期每天攝入視黃醇當量超過15000微克即可中毒。但大量攝入胡蘿蔔後,除了皮膚脂肪堆積使其發黃(停用後可消失)外,未發現其他毒性;相反,人們更重視類胡蘿蔔素的抗癌作用,而不是維生素A,因為它還具有抗氧化作用。經常吃胡蘿蔔可以降低肺癌、胃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
不對。的確,它們都含有類胡蘿蔔素,但是它們的生物學作用是不同的。其中β-胡蘿蔔素最高,6微克相當於1微克維生素A,其他類胡蘿蔔素不到它的壹半。而玉米黃質、辣椒素、番茄紅素根本不能分解形成維生素A。
因此,我們在吃胡蘿蔔時,要註意烹調方法,如蔬菜炒胡蘿蔔絲、胡蘿蔔片配山藥片炒肉、牛肉燉胡蘿蔔土豆等。,可以使β-胡蘿蔔素被人體吸收,而生吃只能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甚至“小人參”也只能“穿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