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的歷史源遠流長。據相關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西西裏島上就出現了高度的烹飪文化。當時非常註重烹飪方法,煎、炸、烤、燉、蒸、煮、烤、熏,技藝高超的名廚備受社會推崇。當時,盡管烹飪文化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人們的用餐方式仍以抓食為主,餐桌上的餐具並不齊全,刀、叉、勺、餐巾都沒有出現。西方餐桌上的刀、叉、勺都是由廚房工具演變而來的。
15世紀中期是文藝復興時期。像文學和藝術壹樣,食物在意大利各地發展起來,在貴族舉行的宴會上出現了各種名菜和美食。至此,當時就出現了舉世聞名的空心面。16世紀前期,法國安利二世女王Cattell Nu?喜歡研究烹飪方法的梅德西斯從意大利聘請了壹大批技藝高超的廚師在貴族中傳授烹飪技藝,不僅顯著提高了宮廷和皇宮的菜肴質量,還廣泛傳播了烹飪技術,促進了法國烹飪業的迅速發展。後來,法國有個叫蒙德福特的人。舉行宴會時,為了讓客人提前知道整個宴會的菜品,他要求管家在宴會開始前把菜品的名稱寫在羊皮紙上,放在每個座位的前面。據說這是西餐食譜的開端。
1638 ~ 1715年,因飲食精致而被譽為美食家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宮廷中展開了壹場烹飪大賽,獲勝者頒發獎牌和獎狀,從而促進了烹飪行業的蓬勃發展,壹時間,美味佳肴出現在宮廷中。因為宮廷和上層社會的烹飪熱潮,直接推動了整個社會烹飪的發展。1765年,法國社會出現了餐館。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面向普通顧客的餐廳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飯菜的形式是壹人壹份。點菜菜單很快就出現了,但這只是壹道簡化的宮廷菜肴。19世紀初,餐桌上的量規和現在大致相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了許多新的餐具,與成龍配套,有嚴格的擺放和使用方法。
在中國的青花瓷傳入歐洲之前,西餐中使用的器皿只有金屬器皿、玻璃器皿和軟陶。中國青花瓷典雅精致,引起了歐洲人的喜愛,隨後歐洲人開始發展瓷器。然後英國燒制白灰瓷,造型和質地不斷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