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之戰1937年8月晨至13年6月,日軍以公共租界內的日本殖民地和黃浦江上的軍艦為據點,炮擊閘北地區。我軍奮起反擊,於10月112日結束西進。
此役,以松井石根將軍為統帥的日軍,先後投入陸、海、空、特種部隊近30萬人,動用艦船130余艘,飛機400余架,戰車300余輛,狂妄地宣稱要在1個月內占領上海。當時,國民政府首先由馮玉祥指揮,然後由蔣中正(兼)擔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
中央軍、廣東、廣西、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的部隊、稅務警察總隊、中央軍事學院教學總隊和部分省市警衛總隊已動員起來,總兵力約七十萬師,奮勇作戰。
2.上高戰役
“上高之戰”聞名中外,又稱“晉江之戰”。上高戰役中,中國軍隊擊斃日軍少將司令巖永和上校濱田,擊斃日軍16000余人,擊落敵機1架,繳獲日軍戰馬2800余匹,輜重無數。軍委參謀長何將這壹戰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壹戰”。
蔣介石對主攻部隊74軍非常滿意。他以軍委名義授予74軍飛虎旗,這是國民革命軍中的最高獎項。
3.南京保衛戰
南京戰役又稱南京會戰,是淞滬會戰失敗後,中國軍隊為保衛首都南京和日本侵略者而發動的壹場戰役。
民國26年(1937),12,1,日軍大本營發布“大陸8號令”,命令華中陸軍配合海軍,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守備總司令,部署南京保衛戰。由於敵我懸殊,南京城門接連被日軍攻陷,守軍抵抗犧牲無數次。
12日,唐生智奉蔣介石之命,命令守軍撤退。由於撤退混亂,守軍大部分滯留城內,被日軍屠殺,損失慘重。65438+2月65438+3月,南京淪陷,日軍開始了可怕的南京大屠殺。
4.太原之戰
太原戰役(65438+9月0937-65438+10月065438)是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第2戰區部隊與日本華北方面軍在山西省北部、東部、中部進行的壹次大規模戰略防禦戰役。這是中國和日本在華北的第壹次大規模戰鬥。太原戰役主要包括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等。
太原戰役歷時兩個月,是抗戰初期華北地區規模最大、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最引人註目的壹次戰役。
日軍參戰總兵力約為4個半師654.38+0.4萬人,傷亡近3萬人。中國參戰軍隊總兵力為6個集團軍、52個師(旅)共28萬余人,傷亡65438+萬余人。最終戰役以中國戰敗告終,國民革命軍在華北的正規戰爭宣告結束。
5.徐州會戰
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以江蘇徐州為中心,在津浦(天津-浦口)和隴海(寶雞-連雲港)鐵路地區,中日之間發生的壹次大規模防禦戰役。65438、0938年三四月間的臺兒莊大戰最為著名,因包圍日軍壹萬余人而被稱為歷史上的臺兒莊勝仗。
徐州會戰對日軍打擊很大,大大延緩了日軍進攻的步伐,為中國部署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