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俄羅斯並簽署中俄秘密條約
當時,沙俄正在修建橫跨歐亞的西伯利亞大鐵路。1896年5月,恰逢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加冕典禮,各國都派出特使向他表示祝賀。清政府計劃派遣軍事特使王之春。俄國駐華大使卡西尼向清政府抱怨,王之春“言輕,不配負此責”。於是,清政府改派李鴻章去俄國當“欽差壹等大臣”。
清廷派李鴻章赴俄壹方面是為了歸順俄國,另壹方面也是基於“聯俄制日”的戰略考慮。甲午戰爭後,崛起的日本對中國構成威脅,並造成大量損失。清政府想利用日俄在中國東北的矛盾,聯合俄國,限制日本在中國的擴張。
1896年2月28日,慈禧召見李鴻章。3月3日,李鴻章離開北京南下,於3月14日抵達上海。
當時英法德邀請李鴻章先行訪問,是為了謀利。但俄國擔心李鴻章首訪法德不利於中俄談判,於是卡西尼出面,同意了李鴻章的行程。
3月28日,李鴻章壹行在俄、德、法、英、美使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乘坐法國郵船“艾納斯特·西蒙”號從上海出發。陪同李的有、、於世美、等45人。經過1個月的航行,於4月27日抵達俄羅斯港口城市敖德薩。4月30日,李鴻章壹行乘專列抵達彼得堡,與沙皇財政部長維克托舉行會談。5月3日,維克托向李鴻章提出在中國“借地修路”的問題,並以此為承諾,以俄國“支持中國的完整”來引誘李鴻章。在俄方的引誘和李鴻章的退讓下,6月3日,李鴻章簽訂了《中俄密約》。隨著這壹條約的簽訂,沙俄不僅騙取了在中國東北修建過境鐵路的特權,也為其日後侵略中國打開了大門。
被派往德國會見俾斯麥
13年6月,李鴻章乘火車前往德國,入住豪華的柏林凱撒酒店。德方好客,連李鴻章常抽的雪茄、常聽的畫眉都“掛在籠子裏幾年”。臥室墻上,高高掛著壹個相框,左邊是李鴻章,右邊是德國前首相俾斯麥。14年6月,他進宮拜見凱撒·威廉二世,呈遞國書,致悼詞,感謝德國幹預歸還遼東,幫助中國訓練軍隊,購買機械鑄造船。5438+05年6月,應德皇邀請,李鴻章赴皇宮參加國宴。然後德皇邀請他參觀德國軍隊。
李鴻章訪問德國數日,只覺得德國君臣大受好評,卻不知背後有巨大陰謀。德國外長馬塞爾和李鴻章進行了兩次長時間的政治會談,每次持續數小時。德國以還遼有功為借口,打著維護中國完整的旗號,大肆攫取中國的各種特權,以提升其在遠東與列強爭奪霸權的地位和能力。李鴻章雖然進行了壹定程度的抗爭,但最終還是做出了壹些妥協。
6月27日,李鴻章趕到漢堡附近拜訪俾斯麥。俾斯麥設宴款待李鴻章。李鴻章笑著告訴俾斯麥,有人自稱“東方的俾斯麥”,俾斯麥笑著說沒人自稱“歐洲的李鴻章”。
李鴻章訪德期間,受到德國商界的青睞。他曾經是德國武器裝備的大客戶,德國商界希望通過他進壹步開拓中國市場。所以商會設宴,訪廠,招待。
訪問荷蘭、比利時、法國7月5日,李鴻章壹行抵達荷蘭海牙。晚上,他出席了荷蘭政府為他舉行的歡迎宴會。他品嘗西式佳肴,盡情歌舞,飄飄然,即興作詩,表達內心的喜悅和對荷蘭政府的感激之情。由於時間緊迫,李鴻章於7月8日離開荷蘭,抵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第二天,李鴻章拜見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與他商討修建鹿晗鐵路(今京廣鐵路北段)。當時列強在爭修建蘆漢鐵路的權利,俄國支持法國和比利時。李鴻章在比利時期間,觀看了比利時軍隊的軍事演習,參觀了軍工廠,看到了“科格列”槍公司的最新產品。他對比利時軍隊的武器裝備驚嘆不已。
65438年7月3日,李鴻章抵達法國巴黎。當時恰逢法國國慶日前夕。第二天,他前往愛麗舍宮會見法國總統富爾,並應邀參觀法國軍隊為國慶舉行的軍事表演,參加法國國慶活動。在訪問法國期間,李鴻章與俄國的談判仍在繼續,他與俄國政府代表羅啟泰簽訂了《合資創辦東方鐵路公司合同》的章程。李鴻章還與法國外長漢諾多就“按磅增稅”(中國要求增加對西方列強關稅的計量方法)進行了會談。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要求對法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提高關稅。法國政府雖然答應了,但提出了更苛刻的條件,李鴻章氣得批評漢諾多“近乎訛詐,有礙友誼”,但對法國的要求卻無可奈何。隨後,李鴻章參觀了報社、學校、博物館和廠礦。8月2日,李鴻章結束了對法國的訪問,隨後乘坐法國政府派出的專列渡船橫渡英吉利海峽,開始了對英國的訪問。
參觀英國議會
李鴻章到英國後,會見了維多利亞女王,拜訪了英國前首相格萊斯頓,與英國首相兼外交大臣索爾茲伯裏就“增磅稅”問題進行了會談,但英國也想以同意中國“增磅稅”為條件,從中國攫取更多利益。
眼見情況不會好轉,李鴻章開始審視西方的政治制度。他先去了英國下議院,坐在專門的座位上,聽議員們討論國家大事。遺憾的是,當天參加會議的成員寥寥無幾,顯得“印象不太深刻”。隨後,他來到上議院,觀看了庭院中特別的“君主寶座”,並與議員“簡短交談”。
在樸茨茅斯軍港,李鴻章參觀了英國海軍艦隊。英國每年舉行壹次海軍檢閱。李鴻章到達時,檢閱已經結束,船只陸續分散到各個駐軍地點,但仍有47艘船停泊在樸茨茅斯軍港。李鴻章乘坐禦艇,駛入船隊,繞行兩周,直奔樸茨茅斯。李鴻章驚嘆:船只“列隊整肅,軍容恢弘。”他感慨道:“我在北洋,盡我所能,盡我所能,已成了自己的壹支軍隊。”從今天的思維來看,小魔女和大魔女的比較是真的嗎?"
李鴻章還參觀了英國的造船廠、槍炮廠、鋼鐵廠、電報局、銀行等。英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機械化生產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世界上的壹切都在英國!”李鴻章還對英國的政治和宗教做了調查。他說,對於歐洲的政治和宗教,以前是“感恩而不目睹”,但這次“眼見為實,勝於耳聞”。
訪問美國加拿大8月22日,李鴻章壹行結束歐洲最後壹站英國,乘船橫渡大西洋訪問美國。經過六天的海上航行,他於28日抵達紐約。為了迎接李鴻章,正在海邊度假的美國總統克利夫蘭特地趕到紐約迎接李鴻章。雙方討論了“按英鎊增稅”的問題。美國談判代表更是狡猾,對李鴻章說:“如果各國都允許,美將隨之而來。”9月3日,李鴻章會見美國基督教教會領袖,就美國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和“孔子之道與耶穌之道”的異同進行了交流。美國教會領袖大肆宣揚來華傳教士在宗教、慈善、文化等方面的所謂“功德”,試圖把侵略說成是友誼,並感謝清廷和李鴻章保護美國在華傳教士。李鴻章在“謙虛”的同時,為在華的美國傳教士唱贊歌。美國教會領袖聽後“滿心歡喜”。
離開紐約後,李鴻章抵達費城,參觀了美國獨立大廳和自由鐘,然後前往華盛頓,參觀了美國國會和圖書館。9月5日,李鴻章壹行離開華盛頓前往英屬加拿大。途經美加邊境時,他遊覽了尼亞加拉大瀑布,欣賞了這裏的自然風光,然後去了多倫多。李鴻章壹行在多倫多短暫停留後,來到加拿大西海岸城市溫哥華。至此,李鴻章的歐美之行已經全部結束。9月14日,他壹行乘坐美國太平洋輪船公司的船回國。途經日本橫濱時,因“對《馬關協定》之恨”,發誓終身不登陸日本,而不從橫濱登陸,轉招商局“廣利”號回天津。
環球訪問的得與失
李鴻章出訪歐美,歷時190天,從3月28日至6月3日。其間,歷經四大洲,三大洋,水陸九萬裏,遊歷了歐美八國,尤其是當時的歐美五大國。作為壹個70歲的人,這並不容易。可以說,他是清朝第壹個進行環球訪問的大臣。在訪問中,他考察了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和文化,深刻觀察了中國與西方的差距,並向光緒皇帝和慈禧如實陳述了在歐美的所見所聞,希望中國能趕上西方列強,他在思想上也對資產階級改良派抱有同情。另壹方面,他的外交任務是簽訂《中俄密約》,商談“按英鎊加稅”,遭到拒絕。因為他代表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了《中俄密約》,損害了中國的主權,造成了嚴重的後患。然而可悲的是,李鴻章回國後沾沾自喜地對黃遵憲說:“二十年無所事事,總會得到的。”就在這個秘密協議簽訂壹年多後,德俄相互勾結,先後租借中國膠州灣、旅順、大連,建立勢力範圍,其他西方列強緊隨其後,把中國拖到了被瓜分的邊緣。同時,李鴻章在出訪其他國家時,也不同程度地出賣了國家的壹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