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袁隆平為國家貢獻了什麽?

袁隆平為國家貢獻了什麽?

袁隆平壹生致力於農業,在水稻雜交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先後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榮譽獎等八項國際大獎,被世人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吃飯是中國的第壹問題,也是世界的問題。當中國建立新中國時,西方壹些人立即聲稱* * *很難解決歷屆統治者都未能解決的中國龐大人口的吃飯問題。但是他們錯了。中國的糧食問題已經解決,聯合國糧農組織在10年前就宣布不再給中國糧食援助。去年,中國糧食產量達到5.46億噸,人均407公斤,高於人均400公斤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

堅持不懈地鑿/工作

袁隆平的成功是因為他有許多可貴的品質。

壹個是毅力。不斷創新,不斷挑戰新的目標。

平均畝產926.6公斤,這是壹個奇跡。我曾經從事農業,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風調雨順,工作不錯,但平均畝產只有300公斤左右。壹千多公斤是幾塊試驗田的結果。如今袁隆平雜交水稻畝產正常,正向1000斤挺進!

雖然我國劃定了654.38+0.8億畝的“警戒線”來保證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但耕地有限是不爭的事實。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種植更多的糧食?袁隆平為之奮鬥終生的,正是這壹全人類關註的事業。他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目標,畝產500斤、600斤、700斤、800斤,到目前的900斤,他持之以恒,壹次次證明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是最大的財富。

腳踏實地

二是腳踏實地。

迫切需要發展創新驅動的實體經濟。虛擬經濟的出現是為了支撐實體經濟;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裏,金融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這是必要的,也是壹種進步。然而,當越來越多的人湧入虛擬經濟時,他們似乎忘記了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的基礎。如果皮膚不存在,頭發怎麽附著?尤其是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吃”是每個人生存的第壹需要。因此,我們必須給予袁隆平更多的支持,為他們的科研創造更好的條件,這就是“創新驅動”的重要意義。

希望能幫到妳,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