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砂鍋的香料底料配方是什麽?

砂鍋的香料底料配方是什麽?

砂鍋的香料底料配方:

壹、香料配方(比例)

香葉1 ?桂皮1 ?八角1 ?小茴香1 ?白扣0.5 ?甘草0.3 ?草果0.3

(註意:小茴香可以不用粉碎;其余的香料粉碎成黃豆大小)

二、配料

辣椒3斤(河北新壹代辣椒) ?精制牛油7斤 ?色拉油3斤 ?郫縣豆瓣4兩 ?白酒3兩 ?老姜3兩 ?大蒜4兩 ?花椒壹把 ? 專用豆母子2兩 ?

三、輔料

醪槽少量 ?冰糖少量 ? 火鍋雞精120g 白酒少許 ?姜片4片 ?鹽少許 ?高湯3斤

紅油5斤 ?辣椒段10個 ?花椒少許

四、底料的炒制方法

1、將幹辣椒去把、去籽剪成段冷水下鍋,沸水中煮(2分鐘),→粉碎成糍粑辣椒(粉碎成蠶豆大小)→將水分砸幹備用;(用於炒底料用)

2、將幹辣椒去把、去籽剪成段冷水下鍋,沸水中煮(20分鐘),→粉碎成糍粑辣椒(粉碎成蠶豆大小)→將水分砸幹備用;(用於提油用)

3、將牛油7斤和色拉油3斤混合放在鍋中大火煉制無氣泡→關火→放郫縣豆瓣4兩、糍粑辣椒3斤→整個過程要不停的攪拌,防止糊鍋→放入大蒜(4兩)→辣椒變烏紅色時放豆食→放花椒(少許)→將多余的油打出(可以作為提油用)

五、紅油的提煉(拉油)方法(目的是把油增香)

將幹辣椒去把、去籽剪成段冷水下鍋,沸水中煮(20分鐘),粉碎成糍粑辣椒(粉碎成蠶豆大小)→將水分砸幹。

將牛油7斤和色拉油3斤混合放在鍋中大火煉制無氣泡(冒青煙)→關火→待油溫度降到80度左右→放大蔥(3條)、老姜片(3兩)增香,變成金黃色時→撈出→、糍粑辣椒2斤→整個過程要不停的攪拌,防止糊鍋→放入大蒜(4兩),在辣椒炒香時,需要放香料(1-2碗)→倒白酒(2兩)→辣椒變烏紅色時關火。

砂鍋是由不易傳熱的石英、長石、粘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瓷制品,經過高溫燒制而成,具有通氣性,吸附性,傳熱均勻,散熱慢等特點。依靠砂鍋的菜譜有砂鍋雞、砂鍋豆腐、砂鍋魚頭、砂鍋雲吞雞等。而且特別適用於燉肉、煲湯及煎中藥,砂鍋燉食品別有風味,砂鍋煎藥不改變原味,因此砂鍋是廣大消費音所喜愛的日用消費品。

傳統砂鍋是由不易傳熱的石英、長石、粘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瓷制品,經過高溫燒制而成,具有通氣性,吸附性,傳熱均勻,散熱慢等特點。

由於制作工藝與原料問題,傳統砂鍋不耐溫差變化,容易炸裂,不能幹燒。針對傳統砂鍋的這壹問題,近十年,經過研發改良後,在原料上加入了鋰輝石,制造出耐高溫砂鍋,使得砂鍋保持原有優點的情況下,還能夠承受數百度高溫幹燒而不裂,大大提高了砂鍋的實用性。

傳統的砂鍋是陶器的壹種。陶的發明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標誌,也是人類發展最偉大的發明。傳說是堯帝發明了砂鍋,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

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期,人們就開始使用夾砂陶(類似於現在的砂鍋)。夾砂陶是新石器時代制作普遍的壹種陶器,以紅陶和灰陶為主。經過歷代改良,夾砂陶演變成了現在我們使用的砂鍋。

砂鍋能均衡而持久的把外界熱能傳遞給內部原料,相對平衡的環境溫度,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維持得越長,鮮香成分溢出的越多,煨出的湯的滋味就越鮮醇,被煨食品的質地就越酥爛。

1.傳熱快,散熱慢,保溫能力強,壹般砂鍋在關火5到10分鐘後,鍋內食物還能保持接近沸騰的熱度。

2. 砂鍋能均衡而持久的把外界熱能傳遞給內部原料,相對平衡的環境溫度,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能對大限度地釋放食物味道。

3. 適用於小火慢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