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吃貨”與濟寧美食的故事

“吃貨”與濟寧美食的故事

甘龍和微山湖四鼻鯉

相傳清朝第四代皇帝下江南時,乘龍舟來到微山湖,站在船頭眺望湖光山色。突然,他看到幾條金鯉魚在玩船,另外兩條跳出水面,落在船上。他驚訝地發現,每條魚都有四個鼻孔,背鰭和尾鰭都是紅色的。隨行大臣急中生智,說這只金鯉魚龍躍船有四個鼻孔,是吉祥之兆。乾隆皇帝非常高興,命禦廚烹煮食物。真的很好吃,於是他下令每年都要把這條魚送到北京作為貢品。從此,微山湖“四鼻孔鯉魚”遠近聞名。

甘龍和老烏龜靠在河邊。

老鱉在河邊,船夫也叫鍋。起初是船工為了省事,把米和菜放在同壹個鍋裏煮的壹種做法,就是在鍋的中央燉湯,鍋的四周糊餅,菜和米壹起煮。是棗莊當地著名的特色美食。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路過微山湖,來不及準備飯菜,於是壹位老漁翁獻上了這道菜。乾隆皇帝吃了之後覺得味道很好。他問這道菜叫什麽,本來是湖裏漁民的家常菜,沒有名字。老漁翁靈機壹動,贊之為“老鱉臨江”。

在場的官員很快就答應了:聽說乾隆大師下江南,路過微山湖,連湖中的千年龜也來岸邊祭拜。乾隆皇帝聽了大喜。從此這道菜就有了“老鱉靠江邊”的名號。

甘龍與儒家美食

孔府菜是中國比較高檔的官菜。在古代,儒家美食的地位高於其他任何美食。根據傳說,儒家美食是由孔子的後代保存下來的。作為古代宮廷美食的代表作。清朝乾隆年間。這種特殊的儒家美食的發展達到了頂峰;百吃不厭,百吃不厭;這句話是孔子說的。做孔府菜也成了孔子後人的座右銘。

金鉤掛銀條

據史料記載,清朝乾隆皇帝來曲阜,孔子設宴滿漢,196道菜。菜肴是珍貴的東西,如燕窩、魚翅、海參、扇貝等。,菜名就更好聽了。比如孵化出的雙鳳、禦帶蝦、竹影海參、當代品、仙鴨、臥雪龍、雪掃梅花、八仙渡海、制作羅漢等。,但乾隆在北京吃膩了山珍海味,所有菜都原封不動端上來。在壹旁等候的盛宴公爵非常著急,於是他給廚師發了壹個消息,想辦法。所以他們用壹些花椒炒豆芽,甘龍吃了以後說味道很好。皇帝口後,豆芽在孔子的食譜中立刻身價百倍,不僅是壹頓大餐,也是孔子的壹道傳統菜肴。於是他把豆芽去掉,和小丁豆腐壹起炒,取名丁香豆腐。廚師還想出了壹道綠豆芽菜,叫“金鉤銀條”,就是把綠豆芽的花瓣和根掐掉,先把蝦皮炒熟,再把選好的綠豆芽放上去。蝦米是紅色的,綠豆芽是銀色的。皇宮裏沒有這樣的菜肴。甘龍吃得津津有味,所以它成了孔子的傳統菜肴。

功夫豆腐

從前,孔子家有壹個叫韓的房客。他家世世代代給孔子家送豆腐。壹個陰天,韓家做的豆腐沒賣完,他就把豆腐掰成小塊,放在草簾上分開晾。誰知天陰木濕,火冒青煙,把簾子燒了。窗簾上的豆腐甚至被烤焦冒煙,有的還燒焦了。韓佳舍不得丟掉自己的小本生意,就把豆腐放在鹽水裏煮。壹旦它嘗起來不尋常,我就送壹些熏豆腐到葉公品嘗。葉公也覺得味道不錯,所以我讓廚師在做豆腐時放了肉桂、辣椒粉等,這樣味道更好。此後,韓家專門給孔子送過熏豆腐。乾隆皇帝來到曲阜,孔府裏的廚師做了壹道熏豆腐。不管乾隆的好吃不好吃,他對熏豆腐贊不絕口。從此,熏豆腐成為曲阜的壹種著名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