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我的“廚師”成長之路

我的“廚師”成長之路

小時候住在南方農村,父母要幹農活,所以很早就學會了做飯。

放學回來,第壹件事就是把飯做好,等爸媽回家做飯。有時候貪玩,放學後會丟下書包,去鄰居家看西遊記。如果忘記了時間,難免會被打。

當時物質條件比較差。我壹周只能吃壹次肉,其余時間都是吃自己種的菜,根本沒有做飯。只要有肉,就很好吃。

有時候下午放學回來,哥哥們真的很餓。如果家裏有剩菜,奶奶會給我們做炒飯。用柴火把鍋燒熱,放點油,加點鹽,把米飯倒進熱鍋裏,大火煮,米粒在鍋裏跳躍,這是難得的人間美味。捧著碗,吃著奶奶做的炒飯,隨著夕陽壹點點落下,那是我溫馨的回憶時光。

印象中父親很少做飯,不像格格和小吉祥有個會做飯的父親。但是我爸爸喜歡活潑。每當有事,他就招待壹幫親戚朋友,抓幾條魚,殺壹只雞,還能做壹頓美餐。這是我難得的飽餐壹頓的饕餮時刻。

因為做飯,我和我哥經常吵架。後來我媽實在沒辦法了,就給我們分工,輪流做,每人壹周。後來大哥上了初中,做飯的任務就落在了我身上。那時候我在做飯,因為貪玩,出了很多“意外”,比如煮完飯就出去玩,把鍋燒了;有時候忘了做米飯,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壹家人都在等著吃飯。當我打開壺時,我看到壹壺水。於是,我又不可避免的被打了。

後來上了初中後,在食堂吃飯,畢業後在項目工作,吃住都在公司。很長壹段時間,我沒有做飯。

雖然沒真正做過飯,但總覺得自己有當廚師的潛質。這可能是人生的壹種錯覺。

第壹次下班做飯是在我哥家。

那時候,我還沒結婚。平時大部分時間住在公司,周末偶爾住在大哥家。壹個周末,我突發奇想,自告奮勇跟小姨子說:“讓大廚給我露壹手。”雖然小姑對我這個自稱廚師的人持懷疑態度,但看到我的承諾,還是把做飯的任務交給了我。

那天,為了以防萬壹,我買了兩個壹模壹樣的菜,豬心和茭白。操作完烹飪教程,壹個太鹹,壹個糊了,直接吃不下去。那天晚飯,我們吃了泡菜和蔬菜。

之後的很長壹段時間,當我提到我會做飯的時候,我嫂子壹臉的不相信。

但是,我有壹個特點,就是我會堅持做我確定的事情。結婚後,我拿我媳婦做實驗。

壹開始我跟媳婦說我的廚藝很好,媳婦不信。她覺得我在吹牛,因為在她印象裏,我是個連家務都懶得做的家夥,什麽都不管。直到我成功地給她做了幾個好吃的西紅柿炒雞蛋,我媳婦才改變了主意。

那時候格格和吉祥還沒出生,媳婦不知怎麽就愛吃西紅柿炒雞蛋。壹天兩頭買了些西紅柿和茄子,我用不同的方式做給她吃。因為我還是新手,菜品的穩定性比較差。中午的時候,我得到了媳婦的誇獎。到了晚上,我的廚藝壹落千丈,吃不下那種菜。

我接手做飯的前壹兩年,媳婦吃了我做的各種“黑暗料理”。

媳婦喜歡吃甜食,我有時候給她做個紅薯或者芋頭。但是因為學術功底差,拉絲經常被做成轉沙,轉沙成拉絲。我做的最成功的壹次是用翻沙煮芋頭的時候。炒糖的時候火候掌握不好,做了壹個絲芋頭,拉了很久。

還好我媳婦比較笨,不在乎廚師做的菜對不對。這是對我的激烈恭維,她吃了壹臉的高興。所以,有時候有個“笨”媳婦也挺好的。

我不認為我在烹飪方面有什麽非凡的天賦。我可能只是喜歡烹飪。當我無事可做時,我喜歡自己思考。我經常壹頭紮進廚房,壹呆就是兩三個小時。如果壹道菜做成功了,做了幾次之後,我會想辦法用同樣的食材做新的菜。

日本有壹部紀錄片《專家的本來面目》,裏面采訪了日本各行各業的專家,其中采訪了玉笙關於善政的內容。他有壹個觀點“不斷努力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天賦”。我覺得我做飯不需要什麽天賦。耐心點。

這樣做了壹段時間,我的廚藝進步很快。

壹個直接的證據就是我嫂子態度的變化。嫂子來我家吃飯的時候,不再是不可思議的表情,而是認可和贊美。嫂子說我的廚藝越來越好,成了家裏年夜飯的主廚。

還有壹次,我們應邀去鄰居家,我做了砂鍋魚。我們之間隔著壹棟樓,於是我拿著砂鍋下樓去了他家。在過往的路上,壹路的清香引得樓下的鄰居頻頻側目。

現在做飯還是有翻車的情況,但大部分時間都能保持在標準以上。

做菜最大的樂趣就是菜做好了,吃完了。做飯好的壹個附帶好處是家庭關系更加和諧。

有時候我會逗我媳婦說,妳花幾萬塊錢送妳老公去新東方脫產學習三到五個月。不要覺得貴。是妳余生的幸福。想想看,每天做飯不重復...

媳婦壹聽,只是笑笑,沒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