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說家鄉四川的地方特色,有令人垂涎的麻辣火鍋,有Q萌的國寶熊貓,有仙境九寨溝,有雄偉美麗的峨眉山,還有數不清的其他。但在我看來,竹籃這個看似最普通的物件,也可以作為四川地方特色的代表!
2.以前山路崎嶇,交通不便,經濟不發達。有必要從家裏帶壹些蔬菜或水果去市場,以換取生活所需的物品。走很長的山路並把它們扛在肩上並不方便。於是,勤勞智慧的家鄉人民用靈巧的雙手就地取材,用竹簽編織竹籃。推而廣之,竹籃演變成了各種不同用途的家用電器。有的大如茅屋裝食物,有的小如手掌裝魚和種子,有的高幾尺裝小孩或雜物。這個樸實無華的竹籃,看似簡單樸素,其實是家鄉人民壹輩子不可磨滅的記憶。
3.制作竹籃,首先要挑選最結實的竹子作為原料,然後無數次的砍伐,制成竹條,由工匠們靈巧的雙手編織而成。大多數竹籃底部呈方形,頂部呈圓形,頂部較寬,底部較窄,大約2-3英尺高。竹籃的壹邊有兩條棕色的帶子。因其制作精美,工藝精良,歷經歲月風雨,依然堅固可靠。
4.小時候老師教我們唱的《小籃子》這首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小籃子圓圓的,我媽抱著我下了吊腳樓。第壹次在山裏探險,采野菜,聽鳥鳴,在小溪裏玩耍。小筐是圓的,媽媽背著我去山那邊,奶奶吃著溫熱的年糕,在橋邊聽著山歌和村笛,玩累了就睡在筐裏。甜美的夢令人難忘。
5.我還清楚地記得,小時候,父親用籃子背著我去趕集。離家前,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跳進了竹籃子裏。父親強壯黝黑的脊背載著我沿著靜謐的林間小路前行,壹路聽著蟬鳴鳥鳴。初升的太陽下,我調皮地透過林中的縫隙,捕捉到父親肩上散落的斑駁光點。還沒到市場,就聽到商販的叫賣聲。我在籃子裏伸長脖子,環顧四周。到了市場,看到琳瑯滿目的雜貨,熙熙攘攘的人群,五顏六色的棒棒糖換來調皮的眼淚。這壹切都是我接觸外界的第壹個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