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老話描述了葬禮前的壹個規矩,這個“盆”指的是“孝子盆”,是專門為葬禮準備的壹種盆。和平時期看到的盆基本壹樣,只是底部有個小洞。以前農村有專門做孝盆的工匠。有的老人60歲以後就開始為來世做準備,不僅買壽衣和壽衣材料,還有這個孝敬鍋。
老人去世後,這個孝順盆是專門用來燒紙錢的。出殯那天,壹切準備就緒後,這個孝順盆也會放在靈柩前。這時候,如果老人不止壹個兒子,往往是第二個把孝子盆遞給老大,然後老大接過後會用力扔在地上。當它被打破的時候,就相當於壹聲號令,馬上送葬隊伍就要開始了。
據村裏的老人說,扔孝子鍋其實有很多規矩。有的地方還規定,母親去世的話,壹般用右手扔,父親去世的話,用左手扔。而且,妳扔孝子盆的時候,註意壹次性打碎。如果沒有摔壞,會被認為不吉利。但是,這種事情有時也會發生。壹次沒破,就拿不起來破第二次。妳經常只是用腳踩碎它。
除了這個講究,還有壹種說法是關於孝順盆的選擇。壹般情況下,都是大兒子做的。長子不在人世,就由長子來做。如果壹個沒有子女的老人去世了,通常是由他的養子或侄子完成的。以前在農村,有的家庭確實沒有兒子或者女兒,就會收養壹個養子,然後給老人養老。老人去世後,養子會落入孝子盆中。當然,他也會得到壹些好處,那就是繼承老人的財產。據長輩們說,過去誰打碎了孝盆,誰就是老人財產的繼承人。但是,現在沒有了,畢竟已經不是過去了,也沒什麽好繼承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