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六合垸農場

六合垸農場

2004年9月,區(場)將中小學資產整體劃歸江陵縣教育部門管理,終止了自辦教育的社會職能。2006年取消中學高中班,原高中學生轉入好學、何雄、譚喬等學校,全區中小學合並為1九年義務教育學校。2007年7月1日,江陵縣教育局將合並後的中小學命名為“江陵縣六合院學校”,後更名為“江陵縣六合中學”,2009年更名為“江陵縣六合院初級中學”。2010年,該校招生人數***792人,其中初中生277人,小學生515人;現有教師68人,其中高級職稱7人。從2006年開始,學校逐步對校舍進行了改建和裝修,新建了教學樓、學生食堂和操場,辦學條件有了很大改善。

學校改造工程已經完工,面貌煥然壹新。

2005年,江陵縣教育局和區(場)決定近幾年對區(場)中小學校舍和環境進行大規模改造,新建1所九年制寄宿制學校。2006年,學校改造項目分三個階段啟動。

壹期工程:在原中學操場兩側建設三層1教學樓和12教室,總投資90萬元,其中新建教學樓65萬元,改建學生宿舍15萬元,改建校門及其他配套建設10萬元。2007年4月,教育大樓主體工程竣工,6月底投入使用,全區中小學合並。

二期工程:在新教學樓東側建設多功能禮堂和學生食堂,擴建學生公寓,總投資654.38+0.2萬元。2009年下半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這壹期工程是在國家中西部初中改造項目的全額資助下完成的。為學生在校學習、食宿創造有利條件。

三期工程:在中學老食堂區域新建250米環形操場。新建的校園圍墻長260米,投資20萬元,由上級部門分期撥付。該工程於2010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改善和擴大了學生第二課堂。

區(場)校布局調整改造工程經過4年的完成,對教學樓、學生公寓、多功能禮堂、學生操場進行了全面改造。壹年四季,校園郁郁蔥蔥,環境清新,是中小學生理想的學習生活天堂。2001年,區(場)職工醫院被荊州醫院集團吸收為集團成員。2007年,職工醫院有12個專科,開放床位40張。醫院醫療設備比較齊全,醫療環境逐步改善,疾病預防和婦幼保健工作逐步加強。2005年,血防體制改革,撤銷血防站,成立江陵縣疾控中心柳河血防隊。血吸蟲病防治隊的人員由江陵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建和管理。2007年寫區(場),職工醫院加掛“江陵縣六合元管理區衛生院”牌子,保持原有內部結構和功能。2010年,全院醫務人員41人,其中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12人,主治醫師10人,主管護士9人。

改革後,2003年4月,醫院進行了全面改革,主要是在人事制度和勞動報酬方面。同時,實行首診負責制,倡導“關愛奉獻、精致溫馨”的理念,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改善醫療條件。這項改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主要體現在思想好、作風正、醫療效果好等方面。

第壹,內心整潔。全院職工以做好本職工作為己任,壹心壹意,工作積極主動,配合默契,工作有序。從門診到住院部,各個科室互相配合,互相溝通,壹心為患者著想,遇到困難不推諉。2008年,根據上級要求,區(場)計生指導站與衛生院婦產科合並,醫務人員與指導站合作,發揮技術優勢。她們不畏艱難困苦,不分遠近,風雨無阻,定期前來為孕婦服務,在平凡的瑣事中體現生命的價值。

第二,風正。首先是學風。健康中心黨支部以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為出發點,大力倡導樹立良好的學風。通過自學和辭職學習,醫院的年輕醫生陸續取得了本科文憑,年輕護士取得了大專學歷。二是醫療作風,醫護人員視患者如親人,微笑服務,熱情服務,這在醫院已經蔚然成風。從2005年到2010,沒有壹個病人投訴醫護人員的態度,優質的服務普遍贏得了廣大員工的好評。

三是設施逐步完備,醫療技術逐步提高,醫療效果良好。2007年,醫院已擁有自動洗胃機、300MA雙管雙床x光機、液壓手術臺、多動力麻醉機、扇型b超儀、尿液分析儀、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激光治療儀、心電監護儀、細胞計數儀、六參數監護儀、腰椎牽引床、新生兒放射搶救臺等壹批先進的醫療儀器。,並更新了1輛救護車。2008年增加了高頻電刀、Aloka Super、300 mA輻射計。醫務人員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不斷提高自己的醫療技術。外科、內科、檢驗科、中醫、五官科等。已經成功治療了無數的病人。近年來,醫院成功開展了胃大部切除術、膽囊切除術、脾切除術、腎鏡取石術、甲狀腺切除術、椎間盤切除術、全子宮切除術、四肢骨折復位術等多項手術,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達90%以上。陳清華,中醫,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在國家相關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醫院整體醫療水平高,效果好,在區(場)內外享有盛譽。服務範圍逐漸從本區(場)擴展到周邊鄉鎮乃至千裏之外。從2005年到2010,平均患者數在1萬人以上。醫院先後被授予“江陵縣先進集體”、“荊州市優秀基層黨支部”、“湖北省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六合源農場三馬湖分場位於總場南部,於2065438+2005年3月24日農場機構改革中成立,由原六合源農場第壹分場改制而成。分支東與潛江市張金鎮巴城村接壤,南與江陵縣白馬寺鎮赤岸村、李店村相鄰。

分農場下轄6個生產隊,耕地面積8148畝,其中責任田2016畝,社保分配田577畝,職工田432畝,零星726畝,商品田4154畝,魚塘243畝。人口1344,其中勞動力432人。

突圍隊黨委由馮明貴、王建軍、黃發銀、黃發亮、黃華組成。異地工作人員6人。突圍隊黨委下設花園隊、萬新隊、南新隊、鄭泰隊、莊臺隊等5個隊級黨支部,共有黨員72人。面對農場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支部黨委始終堅持“四野”發展戰略。新常態下,遵循“十六字”發展方針,緊扣農場“三件大事”,結合分公司實際,著力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實行種植、常規、特種養殖相結合,促進職工增收,農場增效。積極培育種植大戶和新型農業合作社,依托農場產業園區,有序轉移富裕勞動力;以農場機構改革為契機,加強隊級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社會綜合治理為抓手,打造平安和諧支部。曹家湖支渠位於六合垸管理區(農場)西南,東與三馬湖支渠接壤,西南與白馬寺鎮李店村、葉欣村、金面村接壤,北至六合總幹渠。分公司下轄左翎、鐘靈、揚中、前進、灘臺、丁河六個生產隊。總用地面積10357.9畝,總人口540戶2064人,在職職工561人,退休職工581人。

突圍會上黨委班子成員5人,其中黨支部6個,黨員76人。以“四田”發展戰略為核心,分場黨委緊扣“三件大事”,結合分場實際積極推進土地流轉,不斷減少農民數量,催生農民大戶;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引導職工依托專業合作社,積極發展香蓮種植、水蛭養殖、稻蝦養殖等特色品種養殖項目,積極推廣再生稻種植;以市場為導向,有效促進工人離開土地,尋求更快的發展。分場內商品田面積5953.86畝,責任田2062.5畝,魚塘130.11畝,零星面積913.48畝。實行“雙田制”承包模式。目前有244戶農戶,20戶有大包。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和其他經濟作物。2010分別成立了天元、育才兩個蔬菜專業合作社;2015年成立“前進水蛭養殖合作社”,養殖戶10人,養殖規模200畝。六合元農場鴨湖分場位於總場西北。於2015年3月24日農場機構改革中成立,由原六合元農場第三分場和第四分場合並而成。分公司位於六合歡農場西北,東臨天橋社區。南以六合總幹渠為界;西鄰白馬寺鎮王石村;北部曾達河堤。時遷高速公路和“63”公路縱貫南北。農場工業園位於分廠東側,靠近“63”公路。目前,吉祥兆公司、賽泰公司、宏達公司、藝龍公司、壹品堂公司等企業已入駐園區。

分局下轄新建、洋口、帥橋、勝利、慶豐、南臺、茶角七個生產隊。耕地13096畝,共645戶,人口2500人。

分公司黨委下設羊口、帥橋、勝利、慶豐、南臺、茶角六個基層黨支部。黨員總人數為112。突圍隊黨委由楊險峰、田、、宋春紅、王斌五人組成。分公司員工***8人。

面對農場快速發展的新格局,分場黨委始終堅持“穩農場、興農場、強農場、興農場”的發展戰略,遵循“有序改革、大力改革、有效改革、科技創新”的發展方針,緊緊圍繞“三件大事”,積極探索分場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路子。依托農場工業園區入駐企業,有序轉移勞動力,發展打工經濟,加快土地流轉步伐;依托億隆豐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積極培育種植大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努力發展現代農業;充分發揮壹品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示範引領作用,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模式,適度調整種植養殖結構,增加農民和職工收入;以農場組織改革為契機,不斷優化組織,加強組織建設;要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惠民政策,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以依法治理為抓手,努力打造平安和諧支行。天橋社區成立於2005年3月,面積2.2平方公裏。居住小區6個,1164戶,常住人口2240人,流動人口1670人。轄區內有四家私營單位:豐泰服裝有限公司、鑫順農工商有限公司、真誠門業、六合養豬場。初中1,幼兒園1,衛生院1,診所1,個體經營網點82個,誌願者1。

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現有工作者7人,其中專職黨務工作者1人。黨委書記鄭同富,局長徐明海。黨員隊伍建設,共有黨員208人。活動陣地建設:社區辦公樓1兩層建築,總面積160平方米,其中辦公面積100平方米,活動面積60平方米,可容納60余人開展活動。這個社區配備了電腦和其他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