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克豆子
水3000毫升
準備更多的石膏,根據步驟而定。
自制石膏豆腐(豆腐腦)怎麽做?
將豆子浸泡壹夜,洗凈,去掉壞豆子。
用炒菜棒或者豆漿機榨汁功能把泡好的豆子打碎,記得打壹會兒。
用豆漿機的話要打兩下,用果汁功能。如果壹次不夠細,可以打幾次。我壹般打兩三次。時間更快,不像做豆漿那麽費時。
我的飛利浦烹飪棒需要耐心。
如果不是特別碎也沒關系。果肉少,豆腐也少。
像我們家都是用豆腐渣煮的,不算浪費,哈哈…回頭我再來壹份豆腐渣煮的食譜。
打碎後用紗布過濾掉豆渣...
註意,這個時候,果肉是生的,生的。
煮豆漿的時候,忘了拍照。記得要煮開的時候攪拌壹下,不要灑出來。豆漿煮開後很容易出來,而且過程很快,需要特別註意。如果攪拌不起作用,記得關火,趕緊...
其實煮的差不多就行了,也不用滾幾次。如果妳不準備喝豆腐腦或者涼豆腐,可以煮的差不多。畢竟我們的豆腐吃之前還是會煮的,會加工的。
煮豆漿的過程中,舀壹小碗未開封的豆漿,加入約15g石膏,攪拌均勻,倒入大容器中。
豆漿煮好後,立即將豆漿沖入石膏水中。如果上面部分沒有凝固好,可以用熱豆漿沖壹些石膏,在上面撒壹些偏方,看豆漿上面部分凝固了,就不用撒了。
註意,如果成功,此時可以看到凝固的豆腐腦。如果成型不是特別好,問題不大。註意嫩比老好,老了就不好吃了。嫩壹點的話,可能會薄壹點,也可能石膏稍微少壹點,所以無所謂。
我這次做得很薄。我能看見壹些水。好的話應該沒水,不過還好。我可以繼續。不要灰心。
在這裏,這意味著豆腐做好了...啦啦啦。
這時候我有了壹種渴望,盛了壹碗,加了點糖。很溫暖,也很好吃,但是我小時候的家鄉很好吃。我們那的豆腐腦小時候都是甜的,後來長大了就吃鹹的了。
如果妳只是想喝豆腐腦,可以到此為止...
隨便找個能排水的工具,鋪上紗布就行了。妳不用有專門的豆腐盒,雖然我有壹個,哈哈。
把豆腐腦拿出來,用紗布包好。泄漏的水是不需要的。
包好紗布,隨便打個結,或者隨便搭壹塊,隨妳怎麽玩。我先打個結,引流壹會兒,再把紗布解開攤開,不然壹會兒用重物壓,會起疙瘩的。
紗布上用大壹點的容器,裝滿足夠的水或者其他重物,壓壹壓,忘記拍照了...
只需按十幾分鐘,自己判斷,用手按,會有豆腐的感覺,而不是像有些藥方說的那樣按幾個小時。
這是按壓後取出的。質感是我最喜歡的,感覺很木...
切開它。
當當當當...這是最後的結果。我掰了壹塊,直接嘗了嘗。它聞起來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