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人自稱踩在這片“七山兩水壹分田”的土地上。飛機飛進貴州,現在能看到的是群山,縱橫交錯,平原上看不到多少黃土、紅壤或棕壤。除了山,還有山,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壹片青山,貴州高原”。
貴州省省會貴陽市,建在群山中的鉤叉上。在貴陽,妳看不到多少平地。就連巨大的機場都建在半山腰,除了山丘。
據傳說,修建機場時挖了許多洞穴和巖洞。為了保護這些洞穴,我們要修復機場,把它們填平,所以最好能保持原貌。貴州是大面積的喀斯特地貌,到處都是洞穴、溶洞,並不少見。有些可以在山的表面看到。高大的洞穴有100多米寬,也有幾十米寬。各種洞穴都是自然塑造和雕刻的。壯觀、高大、神韻,堪稱“奇觀”。有些洞穴埋藏在深山或深山裏,等待人們去發掘和挖掘。
看了貴州,我說在中國看到大自然的美,欣賞自然景觀,絕對夠了。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文化、建築、美學、藝術、人文方面的知識,可以去世界各地轉轉,國外有很多奇觀和文化歷史值得欣賞。
雖然貴陽目前只有壹條地鐵線,但是我們乘坐的時候並不總是往地下跑。而是時不時地在地下穿行,稱為“地鐵”;過了壹會兒,我跑到了地上,穿過了幾座山,就像我們在平原上坐的火車;有時候,在高架橋上開車;這是貴陽的地鐵風格。
在貴州,我曾經遇到過壹個當地的農民。他告訴我,他家蓋的樓幾十萬,清山只要5萬。可見,在貴州省,填海造地、平整土地的工程是非常昂貴的。
貴州省是中國少數民族聚集地,少數民族優於其他省份。壹些少數民族曾經向我們介紹,為什麽他們大多喜歡住在山區和國家的邊遠地區?因為在古代,從秦始皇開始,他們已經被朝廷逮捕過很多次了。征兵集中在少數民族地區,讓少數民族去打仗,去艱苦勞動。所以,他們跑得越遠越好。跑到朝廷和漢人找不到的地方,跑到沒車沒人的地方。因此,在我們看來,今天的大多數少數民族生活在國家的偏遠地區和僻靜的山區。
我們去廣西,少數民族是這樣介紹我們的。到了貴州,他們介紹的情況大致相同,除了說的不是服兵役?而是與外省人作戰,在戰爭中失敗,被外省人驅趕到邊遠地區和朝廷找不到的地方居住。總之。壹般來說,他們住在偏遠地區是有壹定原因的?因此,他們今天在這裏住了很長時間。
好像壹開始就不應該叫“少數民族”?應該是壹個部落吧?部落糾紛導致部落之間的戰爭。正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賊。”勝者獲得領地,敗者找到另壹種擺脫奴役的生活方式。
研究人類的文化歷史脈絡也很有意思。從個人利益到群體利益,從群體利益到民族和國家利益,從國家利益到民族利益。紛爭,爭鬥,搶奪,洗牌,統壹等等。
中國的土地從部落到民族,從民族到國家。國家由漢族中央集權統治時,少數民族統壹中國有三次。像契丹,蒙古,滿族等。有的民族發展起來就滅絕了,找不到了?契丹民族曾經是壹個強大有力的民族,現在很難找到這個民族了?有段時間歐洲國家知道契丹,中國不知道?意大利人凱爾波羅來中國尋找的是契丹王朝,而不是中國皇帝。
少數民族遷徙歷史比較清晰,是清朝17世紀東北錫伯族的遷徙。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東北錫伯族5000人從遼寧省盛京(沈陽)出發,前往新疆伊犁開墾土地,保衛邊疆。經過1年零3個月的長途跋涉,他們到達了新疆伊犁,這是壹部清晰記載的中國少數民族遷徙史。
沒有記錄下來,留給歷史謎團的東西太多了。在北京延慶區海駝山,還有壹個永恒的謎?在海拔2241米(北京第二高峰)的海駝山上,有壹個人類曾經居住過的古崖居洞穴。古人在花崗巖上雕刻了壹批石屋,在那裏居住和生活。目前還有137到147房間。
人們只是猜測,據說唐代就有記載。以前這裏住著500人,種地,收割,養黑羊。這裏不僅有民用,古崖居洞穴裏還藏著深刻的軍事用途?到目前為止,還沒人搞清楚是誰。這些人是誰?哪個朝代住在這裏?他們為什麽躲在這裏生活?這些人去了哪裏?所以,成為壹個永恒的謎?我猜,是哪個部落還是少數民族?遷移過程中留下的?還是輸掉了戰爭?我只好躲在這裏,成立了壹個半平民半軍事化的組織,在這裏住了壹段時間,過了幾年又神秘的離開了?
歷史就是這樣,殘酷又復雜。“霜降萬物免費”,適者生存。有人說美國印第安人是亞裔。因此,有專家大膽推測,本溪後山廟早期人類通過白令海峽遷徙,並摸清了遷徙路線。到底是不是?都是大膽的猜測嗎?目前還沒有找到相關的科學依據。就像為什麽中國的少數民族喜歡呆在邊境地區和高原地區壹樣?
在貴州,有許多原生態的地方、建築和旅遊景點,尤其是自然生態景區,天河潭就是其中之壹。這裏有大面積的山區。在貴州七山兩水的自然環境中,天河湖有水洞和旱洞,自然環境中還有水池和幾個瀑布。
在貴州的山澗裏,瀑布隨處可見,並不罕見。只是大家印象最深的是黃果樹瀑布,影響很大,在全國都享有盛譽。
天河潭的瀑布不大,但水流特殊,細水湍急。從高處落下時,看起來像是從天而降的仙女,飛起來像是從山澗飄來的珍珠,晶瑩剔透,非常貞潔。
貴州人自稱“四個壹”。壹碗湯,酸魚湯;壹出戲,多彩貴州;壹口鍋,天空之眼的大鍋;壹棵樹,黃果樹瀑布。在天河潭的壹個地方,我們還看到了十幾個瀑布。
天河潭的溶洞沒有遼寧本溪的有名,也沒有本溪的大,更沒有地下河的長。有的地方只有壹艘遊船可以通過,只有2米,但最寬的地方有80米,最深處有300米深。
天河潭的旱洞比本溪的大,裏面景點多。在這裏幹燥的山洞裏行走,特別像在山洞裏爬山。爬上人工搭建的棧道樓梯,有的地方還很陡,這是去天河潭其他地方遊玩。大自然有這麽神奇奇妙嗎?我們驚嘆於鬼斧神工和巧奪天工。
億萬年的滴水穿石,形成形態各異、犬牙交錯的鐘乳石,鍛造出令人稱奇的石質狀態。有的像石猴“壹字馬”“壹女當道萬年不能逼”;有的像山洞裏的“不死老人”;有的像海裏遊動的“水母”;真是五花八門,引人入勝,令人目不暇接。
或許,貴州山水的神秘還不止於此?但天河潭的景色給我們的印象足夠深刻,是壹個有山有水的“世外桃源”。天河潭還有壹些奇妙的生物,比如豆娘,我們很少見到。它是蜻蜓的壹種,綠藍相間的姿態吸引著人們流連忘返。北方還有壹種罕見的花,花。
從天河潭出來,我們在貴州的雲頂山花海邊停下來,欣賞薰衣草風光。八月的秋光,雲頂山上薰衣草花開正盛,這裏有路人和各族遊客。
登上雲頂,我心曠神怡,遙望遠方。我真的有壹種醉人的心情,壹種別樣的舒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