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父母用這種植物燒草灰代替堿泡粽子過端午節。隨著時間的變遷,它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用堿代替了步驚樹的灰。現在知道這棵樹功能的人少了。
由於環境變化和人類生產,“步驚樹”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所以現在很難找到這種植物。
記得小時候三明城關中山路壹帶到處都是植物,壹直到臺江。現在環境變了,很難在當地找到這樣的植物。
用布震樹灰水做的粽子叫“灰水”粽子。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棵樹很好吃。每到端午節,人們就“嚇樹”砍掉枝葉,晾到七樓到八樓。草木灰(地灰)燒成“布樹”。做成“布震灰水”,用來泡糯米,做粽子。用布震灰水做的粽子,色澤金黃,色澤鮮艷。這種粽子十裏香,老遠就能聞到粽子的香味。香味四溢,讓人流口水。而且這種灰水做的粽子還具有防腐功能,可以放壹個月不壞。釀造時加入少許布震樹和灰水,會使酒更醇厚。
給樹驚喜;它是包粽子的“添加劑”,是釀造的“防腐劑”。
布京樹滿寶。它的學名是牡荊。
讓樹吃驚的蘭花,在夏天開放。用布把樹的嫩牙嚇壹嚇,放在水裏煮壹煮,在水裏泡壹晚上,就可以吃了。
這是用灰水浸泡過的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