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風景秀麗,素有“隴上江南”、“隴上西雙版納”之稱。2013獲得“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遊縣”榮譽稱號。名優特產有康縣黑木耳、沈龍茶葉、食用菌等。
譚佳大院是甘肅省康縣早期保存較好的四合院民居建築,也是甘肅省保存較少的鬥式建築之壹。它是壹座內涵豐富的建築,集建築、雕塑、文化於壹體。也是康縣民居建築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該建築深受四川民居建築的影響,對研究隴南地區與四川建築的關系和影響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譚佳四合院有許多康縣民居的共性,但雕梁畫棟、雕石砌磚的裝飾藝術讓人想起典型的四川民居的特點。
先看它的主樓,它位於大院中軸線的北端,坐北朝南。從它的臺銘(中國的古建築都是建在橋臺上的,橋臺露出的部分稱為臺銘)可以看出它在布局中的核心地位。我們在大廳外的走廊裏做了壹個簡單的調查。東西長20多米,南北寬9米多。五間房寬,總寬約20米;進入兩個房間的深度,走出前走廊,進入近八米的深度。整體呈長方形。大木架是7檁6階前廊,單檐從山頂垂下。屋頂為帶扁擔脊的木瓦屋頂,無前吻(前吻,明清建築屋頂前脊兩端的裝飾構件)。泰明用青石砌成,橋臺用15石雕砌成,高1.5m..
兩側的廂房分別位於醫院的東西兩側,其高度只有0.4米左右。機翼南北長近十四米,東西寬七米多壹點。三間房寬,總寬近13米;進了兩個房間的深度,出了之前的走廊,接近六米。大木架也是7檁6階前廊結構,單檐從山頂垂下。屋頂是瓦頂,有扁擔脊,沒有正面吻。沿著主屋旁邊的石階,可以直接爬上廂房閣樓的木質過道。靠在欄桿上,看到屋檐瓦片上落下的雨滴,感覺時間停在了某個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