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開平的風俗有哪些?

開平的風俗有哪些?

開平的習俗包括燒香、中秋節、端午節、三月三日、冬季至日等等。

1,香火繞

在農歷七月三十日的晚上,家家戶戶在房子周圍點上香,在家“敲打”芝麻醬。據說地藏王上天向玉帝報告“民情”時,地面上的妖怪會興風作浪,甚至闖入民宅作案,所以用這種方法來避免被嚇到。

2.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重大節日之壹。有的地方宰殺雞鴨祭祖、祭神。在蒼城、馬崗、龍勝、大沙壹帶,還用特制的“米粉”作為祭品和餐食(混有牛肉、雞鴨等煮湯)。晚上,家家戶戶都亮燈,展示月餅、芋頭籽、椰子、柚子、水果等。,並開始“賞月”。

共和國成立前,有舞草龍、點燈籠等活動。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很多年輕人把“賞月”的活動搬到了野外,燒烤、卡拉ok也加入了“賞月”的行列。

3.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在開平縣,這個節日有三種時間。首先,在壹些地方,它在五月的第五天被慶祝。第二,有些地方提前在五月的第壹天慶祝。第三,有些地方把初壹叫做節,初五是大節。

據說農歷大年初壹被定為節日,是因為它從兵荒馬亂中逃了出來(有人說是土人和遊客的糾紛),然後就跟著放假了。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壹般是包粽子和殺雞作為祭品,並在河邊增加龍舟比賽作為紀念。孩子們也被鼓勵在河裏洗澡。據說洗完龍舟水就沒有“冷水”(病)了。

4.三月三日

農歷三月初二,忙碌的春耕就要來了。農村人用這壹天祭拜祖先,祈求春耕順利,風調雨順。所用的祭品是用蓮蓬葉或艾絨做成的圓形糖果,搗碎後摻入糯米粉和糖。這種糖果還能去水祛濕,有助於人勤修。

5、冬天的至日

壹般人們會煮湯圓,有鹹有甜,叫做“冬餃”。此外,他們吃紅橙以示“冬天的甜蜜”;有些人也殺雞鴨或吃生魚。這些活動總是被稱為“做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