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6煮壹頓“低嘌呤火鍋”,讓高尿酸人群吃得放心。

6煮壹頓“低嘌呤火鍋”,讓高尿酸人群吃得放心。

說到冬天難以割舍的美味,火鍋是當之無愧的。圍坐在涮鍋旁,沸騰的鍋底和升騰的蒸汽足以勾起妳無限的食欲。

但是經常吃火鍋不僅會讓身體上火,還會誘發痛風。

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妳為什麽火鍋會讓尿酸升高,教妳幾個吃“低嘌呤火鍋”的技巧。

受訪專家

範誌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劉菊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營養科副教授

為什麽吃火鍋容易引發痛風?

黃油,蘑菇,西紅柿,清湯...各種鍋底滿足了人們不同的胃口。當食材入鍋,筷子夾起,裹上蘸料,送入口中,內心突然湧起滿足感。

如果只是把食物放在水裏煮,直接吃,並不會比其他烹飪方式攝入更多的嘌呤。由於各種鍋底、調料、配料的加持,火鍋中的嘌呤加倍,誘發或加重痛風。

食品

除了素菜,火鍋的食材大多是“嘌呤彈”,比如動物內臟、蘑菇、海鮮等。

建議選擇油菜、大白菜、胡蘿蔔、土豆、海帶、冬瓜等蔬菜,這些蔬菜富含鉀,能抑制尿酸的沈澱。

鍋底

菌類蘑菇湯鍋底含有食用菌、蘑菇等食材,菌類中嘌呤的含量較高。高尿酸血癥患者不宜吃木耳底火鍋,尤其不要喝火鍋湯。

食材中所含的嘌呤物質在火鍋湯中也能充分溶解,老湯喝多了也會引起嘌呤沈積,誘發或加重痛風。

調味品

辣椒、胡椒、芥末等調味料可誘發痛風發作,無論是做底料還是蘸料,都應盡量少用。

有些人吃火鍋的時候,經常會配著啤酒喝。酒精會在體內代謝產生乳酸,影響尿酸的排泄。建議選擇蘇打水,可以中和尿酸。

需要提醒的是,痛風患者吃火鍋時應先洗菜後涮肉,這樣不僅有利於控制肉類和能量的攝入,還可以避免嘌呤攝入過多。

經常吃火鍋可能會引發兩種疾病。

經常吃火鍋,雖然可以緩解煙癮,但也給身體帶來了壹些小“煩惱”。

口舌生瘡,牙齦腫痛

火鍋溫度高,口味重,牛羊肉等食材溫熱。這種“燥加燥”的吃法很容易導致上火,出現舌頭生瘡、牙齦腫痛等癥狀。

經常吃火鍋的人,蔬菜水果往往吃得少。缺乏維生素C會使膠原蛋白的合成出現問題,導致牙齦和黏膜出血。

腸胃不適

辛辣刺激、冷熱交替、食材未熟、脂肪過多、暴飲暴食等。很容易導致腸胃疾病。如果在吃火鍋的時候大量飲用冰鎮啤酒和白酒,酒精會破壞胃表面的黏液保護層,損傷胃壁的蛋白質,產生類似“燙傷”的效果,加重腸胃不適。

6招學會做“低嘌呤火鍋”

火鍋雖然好吃,但也是痛風的“輔助”。想安全吃火鍋,建議學習以下技巧:

1,清湯鍋底優先

只有白水加壹點蔥姜、幾個枸杞、幾片海藻等。,湯本身的嘌呤含量可以忽略不計,這種湯底最適合需要控制尿酸的人。

如果覺得壹種口味單調,可以考慮加番茄鍋底。西紅柿中的大量鉀有利於尿酸的順利排泄。

小食材要選用蔥花、香菜、芹菜丁等蔬菜原料,避免含有蝦皮、蝦皮、豆豉、蠔油的高純度品種。

2、謹慎選擇高嘌呤食物

嘌呤是生物體遺傳物質核酸的壹種成分。它們易溶於水,但不容易被煮沸和加熱分解。

所有細胞致密的天然食物嘌呤含量都較高,如內臟、海鮮等;如果沒有細胞結構,或者細胞較大,潮濕幹燥,嘌呤含量相對較低,如大多數蔬菜和水果。

3、早點涮肉。

肉的嘌呤含量在火鍋的過程中確實會降低。這是因為湯裏的肉比較多,擴散平衡時,嘌呤類物質大部分會跑到湯裏,使湯裏的嘌呤含量增加。

在前6~10分鐘內,肉中嘌呤含量下降最明顯,但隨著涮肉時間的增加,肉中嘌呤的溶解不再明顯,時間過長,湯中的嘌呤甚至可能再次被吸收到肉中。

所以可以把肉放早壹點,前15分鐘把肉涮完,拿出來慢慢吃。

4.不要長時間沖洗蔬菜。

蔬菜也要早壹點涮,不要等到火鍋湯嘌呤含量很高的時候再煮30分鐘。短時間沖洗,熟了就吃,否則大量嘌呤會擴散到長時間煮的菜裏。

5.前10分鐘喝湯。

湯裏嘌呤的含量會隨著涮鍋的時間逐漸增加。如果要喝湯,建議剛漱口就喝,前10分鐘內喝最安全。

喝湯的時候要控制量。建議加半白水稀釋嘌呤濃度。涮鍋超過30分鐘,就不要再喝湯了。

6.不要喝酒

吃火鍋最好不要喝酒。酒精會促進內源性尿酸生成,抑制尿酸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