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剛開業的時候,單價不高。“我把單價定在28元,麻辣豆腐2塊,啤酒2塊,蔬菜2塊,面條2塊。”為了吸引附近的工人來吃飯,開展了壹場廣告宣傳活動。“所有塑料公司的員工來奶奶家吃飯都會給壹碗片兒川。”生意逐漸變好。吳國平總結了創業做餐飲的“成功之道”:給客戶驚喜。驚喜來自三個方面:美食、環境優雅、價格低廉。外婆家依然如此,如今已經處於快時尚的領導品牌。現在奶奶給客戶的“驚喜”就是物超所值,超出客戶預期。包括優質的產品、餐廳空間設計和親民的價格。
2008年,全國各地商場逐漸興起,餐廳也陸續進駐商場,外婆家順勢走向全國。今年是外婆家的轉折點。在這壹年,它進入了杭州大廈,開啟了外婆家的商業模式。
吳國平曾這樣描述購物中心餐飲的優勢:“綜合體人流量大,購物消費能力強,年輕人多,停車方便。即使門口有等號,也有足夠的空間讓顧客體驗。路邊店哪裏比得上?”
對於外婆家來說,得益於標準化的配送體系和原料、食品加工服務的集中采購價格優勢,客單價不高,高ping效率來源於高周轉率,這是社區做不到的。隨著中餐和晚餐的周轉,商業綜合體是合適的選擇。區位優勢也是社區店無法比擬的,交通便利和停車場是大多數消費者外出就餐時考慮的首要因素。
20年來,外婆家以杭州為大本營,在60多個城市開設了160多家分店。2016年以來,隨著餐飲行業對扁平化效率的更高要求,面積約400平米的第三代外婆家應運而生。
高端餐飲可以個性化,但簡餐和中端餐飲會向標準化發展。外婆家作為最早建立配送中心的餐飲品牌之壹,壹直在供應鏈標準化、環境標準化、服務標準化、產品標準化等各個方向發展。
自2007年以來,吳國平已經意識到餐飲市場將逐漸向個性化和細分化發展。外婆家策劃設計了近20個子品牌
第壹類是自建品牌。有“爐魚”、“別走”(蝦米)、“蟹寶”、“豬爸”打造單品。烹飪方式分為“動手吧”“鍋小二”“蒸青春”“鍋堂”,還有針對地域特色的“衣架式”“宴西湖”“指府門”。
第二類是品牌的引入。日本品牌有四家:Katsu Min油炸食品店、九之會烤肉串油炸食品店、Oshimaya日式火鍋店、網上名人店。
“不是我們沒有走過彎路,而是在成功的光環下,這些細節很難被看到。”整體方向控制的精準背後,是無數次的校準和試錯。
我們為什麽不集中精力打造外婆家,而是規劃設計這麽多子品牌,有很多因素。除去國八條等客觀原因,首先外婆家有足夠的影響力和門店數量,外婆家自己也在叠代更新產品和環境,但是壹個品牌的“定位”是不容易改變的,包括產品定位、客戶定位、價格定位,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相互關聯的。品牌在培養客戶群的時候,客戶群也在塑造品牌,久而久之就被市場匹配定位了。調整品牌定位絕不是單方面的行為。相反,以新的子品牌形式做新的產品,會給顧客帶來新的體驗,同時以外婆家餐廳和供應體系為支撐,可以提高新品牌的抗風險能力。
“奶奶的模式是農耕時代的產物,靠的是體力勞動和出賣勞動力,手藝沒有變化。所以前線收回來的時候,我壹下子改不了,只好去年做了壹個新的品牌——漢格風。我覺得韓爾風真的是杭幫菜,希望通過它改變外婆家。”正是有了對品牌的清晰認識,吳國平設計並構建了外婆家不同套牌的家譜品牌矩陣。
餐飲行業具有標準化優勢的“單品”趨勢,也在催化外婆家打造單品牌,開拓新市場。2013年,奶奶的第壹條鍋爐魚在杭州誕生。爐魚這個品牌也是外婆家最成功的副牌。產品R&D經理孫琦表示:“現有的人才團隊和中央廚房系統為爐魚餐廳的籌備提供了支持。爐魚館的19味調料由杭州外婆家中央廚房統壹加工,運往全國各地門店。開業前三個月,孫琦在杭奶奶家的各個門店進行測試,將新研發的烤魚免費給客人品嘗,收集意見。這是普通初創品牌無法擁有的平臺。”
“外婆家是大眾市場,造家的理念不能太個人化,否則就脫離了本質。第二副牌是對外婆家的補充,更個性化,受眾更窄。”吳國平說。
要充分發揮外婆家的品牌效應,提高品牌調性,才能進入更高級的商業綜合體。2010第壹家金牌外婆家上海IFC店誕生。對於中高端商務人士,分布在高端辦公區域,正是為了與傳統外婆家的低價大眾消費群體形成差異,擴大消費群體。有“金牌”和名牌的餐飲品牌,仍被壹些餐飲企業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