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需要避免什麽?需要註意什麽?
過敏性紫癜的飲食管理過敏性紫癜的飲食原則是:壹方面防止再過敏;壹方面是保護和補腎,減少腎臟的損傷。具體原則如下:1。過敏性紫癜患兒應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如牛奶、魚、蝦、蟹、羊肉、海鮮等外來蛋白質,避免接觸可疑過敏原。2.飲食要清淡,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吸收,避免壹些飲食不當的做法。避免脂肪性飲食和每餐暴飲暴食,以免增加胃腸道負擔,誘發或加重胃腸道出血。腹痛嚴重或大便潛血陽性的人,如果吃流質食物,消化道有明顯出血,應禁食。3.過敏性紫癜患兒出現腹痛、便血時應慎重處理。盡量少用粗糧或粗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芹菜、油菜、竹筍、菠蘿等,可損傷胃腸黏膜,誘發或加重消化道出血。4.忌煙酒辛辣食物,以免誘發或加重消化道出血。什麽時候可以吃肉、蛋、奶等食物?這個問題是臨床上經常被患兒家長問到的。壹般來說,超過10天沒有出現新的皮膚紫癜時,可以逐漸增加肉、蛋、奶等食物,壹次壹個。試吃2天無新皮膚紫癜者,可添加新食物。相比蛋奶,肉過敏的概率更小,所以先嘗試吃肉。我們的臨床經驗是,飲食要分層次、個別管理:不同層次,瘦豬肉→雞蛋→牛奶→淡水魚→其他蛋白質食物。過敏的幾率依次降低。個體化管理:有些人肯定是對什麽東西過敏,所以禁止接觸。皮膚紫癜的頑固患者對禁忌和接觸物品的要求比較嚴格,包括各種香料、新衣服、新書、新玩具等。為什麽過敏性紫癜會有腎臟病變?過敏性紫癜是壹種過敏性系統性壞死性血管炎,腎臟毛細血管最豐富,腎小球由毛細血管袢組成,因此過敏性紫癜易發生腎損傷。從病理上看,90%以上的過敏性紫癜患者都有腎臟病變,只有輕度到重度,約30%-60%會出現臨床癥狀(血尿或/和蛋白尿等。).過敏性紫癜的病理基礎是免疫反應導致全身血管炎,血液處於高凝狀態。當涉及腎臟時,腎小球毛細血管血液中出現微血栓,並伴有主要在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和系膜IgA之間的免疫復合物沈積。病理表現如下。所以臨床上我們用西醫的抑制免疫異常和抗凝的藥物,中醫的活血化瘀藥物。過敏性紫癜腎炎的發生有規律嗎?從科學上講,過敏性紫癜腎炎的發生是不規律的。過敏性紫癜的發病常見於10歲以下兒童和成人(> 20歲)。發生在寒冷季節,冬春季節多發。約1/2患者有細菌、病毒等先鋒感染史,約1/4患者與魚蝦過敏或預防性註射、藥物有關。大多數患者有壹個良性的自限過程,大多數在幾周內治愈。但也有部分患者反復發作或延遲數月或數年,約50%的患者反復發作。過敏性紫癜腎炎壹般在過敏性紫癜發生後2 ~ 8周內發病,數月後發病率可高達30% ~ 60%,部分病例發生在紫癜前或紫癜後2年甚至數年。最常見的表現是孤立性血尿。蛋白尿多為輕度,但也可發展為大量蛋白尿,表現為腎病綜合征。少數情況下會出現急性腎功能惡化。有些病人可能有高血壓和水腫。過敏性紫癜患兒四種情況容易出現腎臟問題:(1)早期腎外癥狀較多者。(2)消化道癥狀明顯者。(3)復發性皮損成批出現。(4)男性,年齡較大的兒童。由天桃好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