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老家江西豐城,柚子皮壹向頗受青睞。
到吃柚子的季節,柚子皮成了豐城人餐桌上的寶物。上檔次的餐館、酒樓,也把蒜蓉炒柚子皮這道菜寫上菜譜,奉為特色菜;普通人家則會把柚子皮浸水兩三日後,炒著吃;勤快些的家庭主婦還把柚子皮,用糟辣椒腌漬後,保存起來。到來年中秋都不敗味。
來雲貴高原生活有十多年,柚子皮於我,就像貴州人於折耳根壹樣,是我百吃不厭的美味。
炒柚子皮是我的拿手好菜。
先將柚子清洗幹凈,削去外面的青皮,去掉絮狀物。留中間柔軟的白色海綿部分,壹壹切成薄片。再將切好的柚子皮放入鍋中,加清水浸泡兩到三天時間,其間每天換壹次水,以去除苦澀之味。若急著食用,下鍋前,將切好的柚子皮在滾水裏面氽壹下,即使是剛開的柚子,同樣可去除苦澀。
炒柚子皮,做法也簡單。將生姜絲、蒜蓉、幹辣椒(以土辣椒為上品),油裏爆炒(油稍多),爆出香味後,加老抽,倒入清水。水燒開後,倒入擠幹水分的柚子皮,加鹽,水燒幹後煎炒,即成。
柚子皮順氣,去油解膩,是清火的上品。喜食辣者,多放辣椒,也不必擔心火氣過重。柚子皮營養豐孚,且有健胃、化痰、解酒等功效。沁了辣椒油的柚子皮,顏色深紅鮮美,看著就叫人想流口水,憑空增添了食欲。仲秋季節,炎熱的傍晚坐在院壩裏,下粥時吃點柚子皮,綿綿的,辣辣的,伴有柚子的清香,不啻為壹道價廉物美的佳肴。
皮薄的柚子皮,泡水後,呈網狀,到處是纖維,口感不好。我老爸的經驗是,食用柚子皮,選皮厚者為佳。而且,越酸的柚子,柚子皮就越更清甜。
鄰居家的孫子五六個月大,正在出牙,牙齦腫痛發癢,時常咬手指頭。老爸給他們推薦了家鄉嬰兒磨牙的好東西——柚子皮。柚子皮柔韌有彈性,加上顏色雪白,臟了即可發覺,也好更換,雖然有些苦澀,卻有理氣化痰的功效。他們家再也不用擔心嬰兒磨牙時,亂咬亂吞,卡著喉嚨了。
老爸對柚子皮可謂情有獨鐘。
老爸很小的時候,老屋的院壩裏栽了棵柚子樹,長了七八年後這棵樹才掛果。奇怪的是,個頭不算小的柚子,剝皮後,只剩下比雞蛋大不了多少的小陀柚子肉,柚肉的味道奇酸無比,但清炒的柚子皮卻清香而又回甜,味道佳美。於是,這成了壹棵專吃皮的柚子樹。
也許因為自小有這樣壹棵奇樹伴隨成長,老爸有了根深蒂固的觀念:買柚子就是為了要吃皮而買。所以每每逛水果超市,見到散落壹地的柚子皮時,老爸總會情不自禁地在壹旁發出嘖嘖聲:這麽好的柚子皮,這樣棄掉,真是浪費,可惜。恨不能把它們撿回家去,炒了送給大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