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並不意味著貝多芬在此期間無所作為。在1814/15維也納會議期間,他寫了壹部大型清唱劇《Der glorreicher Augenblick,Op.136》和壹部大合唱《遇見平靜的海洋和快樂的旅程》。
後者的歌詞取自歌德,獻給歌德。但即使詩人收到了貝多芬的手稿和後續信件,他也沒有回信。1818年,貝多芬寫下了《錘鍵鋼琴奏鳴曲》(第29號),這標誌著他新壹輪創作的開始。危機過後,貝多芬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變化。
同時,他也在嘗試新的音效。有批評者認為,後期的貝多芬不註重作品的和諧性和可行性,壹切都要順著他的思路走,並歸咎於他的失聰。貝多芬的學生車爾尼的話就是壹個例子:“貝多芬的第三風格開始於他逐漸失聰的時期,這導致了他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的獨特風格,有許多不協和和弦。”
擴展數據:
死亡-
《第九交響曲》發表兩年後,貝多芬專心創作弦樂四重奏,完成了12至16的五部作品,以及壹首大賦格曲,最後壹首弦樂四重奏Op.135是貝多芬的遺作。但可惜這壹天不會持續。1826年,貝多芬和哥哥吵架後回家,途中感冒了。
1827年3月26日,17: 45貝多芬逝世。據說貝多芬臨終時說:“鼓掌,我的朋友,喜劇結束了。”這最後壹句話後來被意大利作曲家萊昂·卡巴諾用在他的作品《小醜》中,以此來結束這場假戲真做的慘痛悲劇。葬禮於29日舉行。據說多達10,000(或20,000)名維也納市民參加了他的葬禮。舒伯特是38名擡棺者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