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姜粿,水當當閩南女人的護宮神物

姜粿,水當當閩南女人的護宮神物

驚蟄過後,春雷動,淅淅瀝瀝的細雨壹連飄了幾天,閩南的屋瓦籠罩在煙霧裏,樹木青翠欲滴,宛如淡掃眉黛的女人,嬌滴滴細腰如柳。

這壹夜,大姨媽不期而至,胸脹腹脹,脹得人如泡在水裏,濕漉漉地渾身不舒服,晨起懶得梳妝,輕皺眉頭,這壹日該如何度過的好?

厝邊的小媳婦正在做月子,壹大早麻油的香味從窗戶鉆了進來,恍然間想起要是阿嫲在的時候,只要這麽壹句:阿嫲,我肚子痛。

阿嫲肯定很緊張:乖孫,是不是來那個了?我來去煎姜粿給妳吃。

不壹會兒,廚房的麻油香便飄起,阿嫲能把姜粿煎得又薄又香又脆,配上壹碗紅糖姜水,辣辣地喝得滿頭逼汗,壹身的濕氣蕩然無存,下腹平坦了,人便清爽好多。

阿嫲過世後,再也沒吃過那麽美味的姜粿和紅糖水了,超級懷念。

懶懶地走進了廚房,阿嫲的影子在竈臺旁,牽引著我,做姜粿。

姜粿是閩南特有的專門為月子裏的女人準備的美食,以糯米粉、姜母、高度白酒為原材料,精心制作後,加上糖或鹽,亦可以加雞蛋,然後用麻油煎炸

閩南人認為,糯米、姜母、白酒、麻油都是熱補的東西,對於女人產後宮虛,月經期宮寒都有特別的功效。

閩南女人堅定不移地認為,姜粿,就是我們女人的護宮神物!

所以閩南的月子餐少不了姜粿,後來慢慢發展,月經期也要來壹塊姜粿,現在,只要手腳冰涼,什麽時候都可以來壹塊姜粿。姜粿不但是女人的護宮神物,簡直成了護身符了。

姜粿其實很普通,只要知道配方比例,超級好制作。

我想著阿嫲以前的做法,取出壹包500g的糯米粉,姜母380g,紅糖120g(如此是為淡甜,喜歡甜壹點的,可以多加量),家中剛好沒有高度白酒,就用農村自釀的糯米酒,度數應該有38°,我準備了400ml。

今兒做紅糖姜粿,紅糖更補血。

1、姜切片。

2、姜片和酒壹起放豆漿機裏,按下果蔬鍵,攪成泥漿,如果有破壁機,泥漿會更細膩。

3、取出,放入攪拌盆裏,倒進糯米粉和紅糖,攪拌均勻,成姜粿胚模,裝專用盒裏,想吃多少取多少,這壹盒可以吃七八天,壹個經期剛剛好。

我想介紹兩種煎法,當然根據個人所好,會有好多吃法,期待評論區大夥的建議。

壹、用平底煎鍋,我用的是電餅鐺,刷上麻油,放上姜粿胚團和芝麻,慢煎成小厚餅狀。

我煮了壹碗紅糖姜水,配著吃,這是我阿嫲最為常用的方法,但我估計阿嫲是用麻油炸的姜粿,方能炸出香脆的感覺。

如此煎出來的姜粿味道最為純粹,有姜的辣、糯米的軟糯,紅糖的清甜和淡淡的酒香,配上紅糖姜水,微微冒汗,渾身舒暢。

二、用平底鍋,我依然用電餅鐺(懶人專用),刷上麻油,敲壹個雞蛋,打散,姜粿胚挖壹塊放雞蛋液裏攪成糊。

攤在電餅鐺裏,煎成大薄餅狀。

卷起,切塊。

便是壹頓超級有力量的早餐。

如此煎出來的姜粿,有微微的蛋香,口感更軟糯,個人更喜歡。

吃完姜粿,輕點紅妝,撐起壹把傘,走進雨水的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