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餐飲管理計劃

餐飲管理計劃

餐飲管理計劃

餐飲管理計劃,在我們的工作中,為了保證事情或者工作順利成功,我們通常會提前開始制定計劃,這樣可以讓我們的計劃更好的實現。以下是餐飲管理計劃的範本。

餐飲管理方案1公園餐廳管理方案

為加強園區餐廳的科學管理,保證正常經營,提高食品質量,提高服務水平,更好地為園區員工服務,結合園區餐廳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壹、指導思想

園區餐廳是園區工作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要圍繞食品安全、營養衛生、方便大家的總體要求,以薄利、優質、熱情服務為標準,尊重員工的飲食習慣,遵守管理的相關規定,做到配餐科學營養、經營規範有序,確保食品衛生安全,保障工作生活便利。

二、組織領導和人員構成:

1,成立餐廳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作業主管;副組長:1會計,1廚師;

團隊成員:管委會1,運營1,人力資源1,項目1,

領導小組職責:負責對食品質量、食品數量、收費標準、安全衛生、制度執行、服務態度等進行監督管理。對園區內的餐廳進行衛生檢查,並對餐廳衛生和經營秩序進行周檢;廚師每月綜合考評壹次;每季度召開壹次季度分析評估會,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保證餐廳經營管理的有序進行。

2.建立廚師團隊:前期在公園餐廳就餐人數在60人左右。據此,廚師團隊暫定四人。

管理員:1人(兼財務);

廚師:1人

廚師:兩個人

3、廚師團隊人員職責分工:

餐廳經理(兼職財務)

1,負責園區內餐廳的全面工作。關心員工生活,能接觸群眾,嚴於律己,處處起到表率作用。

2、熟悉廚房和餐廳的整體工作,配合廚師制定周食譜,經常調整食物搭配,發布周食譜,嚴格執行食譜制度。

3.熟悉貨源,監督采購計劃,驗收貨物,保管原材料,物盡其用,減少浪費,控制成本,防止漏洞,讓食客按標準吃好。

4.積極收集廚房和餐廳員工對改進食物的建議,熱情接待投訴的員工,聽取他們的意見,及時提出改進措施,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5.組織各種菜品、米飯、湯的及時補充,確保食客在規定時間內得到滿意的食物。

6.及時傳達上級的指示和意圖,聽取下屬的工作匯報,嚴格檢查員工的出勤情況,做好所屬員工的培訓、考核和調配工作,提高員工素質,調動員工積極性,解決存在的問題,定期向領導匯報和請示。

7.定期檢查食品衛生、廚具衛生、廚房衛生、餐廳衛生和員工個人衛生,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特別註意食品質量,防止食品變質和食物中毒。

8.帶領員工熱情待客,公平分菜,壹視同仁,行動迅速,為食客提供良好的服務。

9.認真做好用餐人員的抽卡和收費工作,做到月結單,按月向財務部上報餐費。

10,負責日常用餐和宴請的具體安排,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

主廚-

1,在運營部的領導下,負責餐廳的日常工作並協助管理員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

2.當好班長,嚴於律己,大公無私,努力工作,處處發揮模範作用。

3、精通自己的業務,負責菜譜的制定和執行,調整食物搭配,每天總結每天的工作情況,遇到問題及時向管理員和運營主管匯報。

4.協助監督食品采購,驗收貨物,控制成本,保管好原材料,物盡其用,減少浪費。

5.抓好食品衛生、廚具衛生、廚房衛生和餐廳衛生,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抓好食品衛生質量,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和中性食品。

6、做好消防工作,每天下班前檢查各開關是否完好、關閉,下班後方可離開。

7.帶領員工熱情招待客人,平均分配菜肴,及時補充菜品、米飯和湯,行動迅速,壹視同仁,為食客提供良好的服務。

8.完成主管領導和行政主管交辦的其他任務。

主廚-

1,在廚師的領導下,協助廚師完成菜品的制作等各項工作。

2.嚴格要求自己,不謀私利,努力工作。

3、熟悉自己的業務,協助執行菜譜,並制作。

4、控制能量,杜絕浪費,物盡其用。

5.搞好食品衛生、廚具衛生、廚房衛生和餐廳衛生,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抓好食品衛生質量。

6、每天要總結每天的工作情況,遇到問題要及時向領班匯報。

7、做好防火安全防範工作。

8.節能降耗,節水省電,人不在的時候關燈。

9、及時補充菜品、米飯、湯,確保就餐人員能在規定時間內得到滿意的食物。

10,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第三,經營方式

園區餐廳采用自主經營、自主采購、內外承包、獨立核算、薄利多銷、財務結的經營模式。業務類型:

1,平科目:中餐,晚餐

2.營利性科目:早餐、晚餐、加餐、宴會等。

四。費用:

1.人工費:固定工資:XX00+XX00+XXX00 = XXXXX元/月。

2.原料:煤氣、米、油、調味品。

3.材料:蔬菜、肉類和雞蛋

4.水電費:——()元/月

5、保安、保潔、廚師團隊補貼-()元/月。

合計:每月總成本控制-()元/月

五、食品標準:

餐廳供應早餐、午餐和晚餐。

早餐標準是:面條、包子、饅頭、蔬菜、湯,最低標準4元。

中餐的標準是:1葷菜,2素菜,1湯,1水果,最低標準是10元。

晚餐標準為:包子、面條、米飯、蔬菜、湯,最低標準為6元。

不及物動詞商業目標

1.有效保障現有員工生活,承接外企零散員工用餐,滿足50-60人壹次用餐的需求,費用及菜譜(見附表1)。

2.滿足國內外員工和單位訂餐消費或來料加工、收費和配方的要求(附件2)。

3.用餐不收現金,固定用餐人員為其用餐卡充值(預付卡押金10元),由財務部負責;零散食客按消費標準微信支付,二維碼賬戶由財務部監管。

4.采用自願消費的生活標準,滿足所有食客的需求。收取的餐廳管理費用於餐廳修繕、設備購置、原材料購買和餐廳員工補貼。

5.為了幹凈衛生,所有固定人員都要自帶餐具,飯後清洗,自己保管(公司統壹提供餐具櫃)。

6.管理系統。職工食堂的特殊性決定了經營主體利潤回報低,管理者必須加強成本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為了有章可循,各環節的食品衛生、安全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等配套管理制度均適用於公司員工食堂。

七、餐廳管理

1,餐廳由公司運營部管理;

2、餐廳管理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餐廳管理;

3.餐廳經營要提前宣傳食物。做壹份周菜單,每周壹早上發布。飯菜的品種要營養豐富,要努力提高烹飪技術。

4.廚師做飯,每道菜壹勺,飯和饅頭按量自己拿,盡量做到公平公正。

餐飲管理方案二第壹節內部管理

第壹,餐廳管理

餐廳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客人對餐飲服務質量的評價,是餐飲管理中最重要的內容之壹。

(壹)制定餐廳服務規範餐廳服務規範是餐廳規範化、標準化管理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控制餐飲服務質量的依據。所以壹定要制定相關的服務規定。西餐(相關話題:加盟西餐)大廳的規定主要有:

(1)點菜服務規定;

(2)自助餐服務規定;

(3)咖啡店服務規定;

(4)酒吧服務規定;

(5)餐酒用具的清洗消毒程序。

(2)、飯前準備工作

我們應該組織並督促餐廳服務員做好所有的餐前準備工作。

(1)做好餐廳的清潔衛生工作,使其符合衛生標準;

(2)準備晚餐所需的各種酒具,並按規格擺放;

(3)檢查準備工作質量,不符合要求的及時糾正;

(4)餐前例會,公布客人情況,公布菜單,總結餐食服務,分工組織,檢查gfd。

(3)、餐廳在用餐時的管理。

1,加強巡邏,管控餐廳服務規定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客人享受標準化、規範化、程序化的服務;

2.控制上菜的順序和時間,協調餐廳和廚房的關系,滿足用餐客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根據工作量,合理安排服務人員,做好接待工作;

4.及時處理顧客對菜肴、酒水和服務的投訴;

5.監督檢查餐後工作的完成情況,及時總結餐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餐廳的服務水平。

(四)、員工培訓常抓不懈。

餐廳服務的好壞取決於服務人員的素質。要提高員工的素質,就必須進行培訓。餐廳員工的培訓是在管理者發現培訓需求的基礎上,制定培訓計劃並組織實施。內容壹般包括:

1,思想意識與職業道德;

2.禮尚往來;

3、餐廳服務規則及相關服務知識;

4.服務技能;

5.點飲料的知識;

6、健康安全知識;

7.難題的處理。

㈤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布料、餐酒、牙簽、餐巾紙等家居小用品。在滿足客人需求的基礎上,做好低值易耗品的控制。

二、餐飲成本控制管理

為了實現低消耗高利潤的目標,飯店必須加強對餐飲成本的控制,這對提高飯店的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壹)樹立成本控制意識

記得有個酒店總經理曾經說過:“浪費10元比賺10元容易多了。因為,作為餐飲管理者,要加強對下屬的成本控制教育。通過建立壹系列激勵措施(另案處理),對成本控制做得好的員工進行獎勵,對浪費原材料的員工進行壹定程度的懲罰,從而激發其成本控制的自覺性。

(二)建立餐飲成本控制體系

建立餐飲成本控制體系主要是為了加強餐飲產品生產全過程的成本控制,其主要內容如下:

1,采購控制;

2.驗收控制;

3.庫存控制;

4.材料發放控制;

5、粗加工控制;

6.切割和匹配控制;

7.烹飪控制;

8.餐廳銷售控制。

(三)加強成本核算和分析

主要是會同財務部門做嚴格的會計制度,比如餐飲成本日報表制度,定期對餐飲成本進行對比分析。如計劃與實際的比較、同期的比較、成本結構的分析、影響因素的分析等。,及時掌握成本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從而找出降低成本的措施和方法。

第三,人力資源管理

餐廳的人力資源管理有利於餐飲服務質量的穩定和提高,也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壹)加強對全體員工的培訓

通過平時的工作觀察,發現問題,並根據問題進行考核和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素質,形成壹支穩定的、訓練有素的員工隊伍。培訓工作既包括對個人的現場監督,也包括對所有人的業務培訓,從而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2)合理的人員配備和調度

因為西餐廳不同於其他餐飲形式,勞動強度不是很大,但是營業時間長,服務員的技能水平也不平衡,所以西餐廳的人員安排要以效率高、人力成本低、餐廳正常運營為原則。

(三)提高員工的積極性

要求勞動效率高,就要用企業管理的激勵原理(另案處理)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讓他們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第二節外部營銷管理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餐飲業壹直是城市經濟的大動脈,與人民的胃和臉密切相關。餐飲行業每天都在打壹場爭霸賽。沒有特色和招牌的酒店或餐廳會逐漸被淘汰,西餐廳也是如此。宜昌有很多西餐廳。作為壹家重新開張了上百年的老店,周圍又有很多競爭對手,該怎麽做才能重現輝煌?

第壹,做好品牌管理和營銷。在越來越殘酷的商戰中,如果妳沒有壹個品牌為自己搖旗吶喊,增加凝聚力,妳就會背叛自己。所以,妳壹定要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具體應該怎麽做?

舉個簡單的例子:可以緊扣當前社會熱點,即關註弱勢群體。我們可以當場將顧客結賬金額的尾數投入愛心箱,將當月累計的錢全部捐給受助者。當然,這不能悄無聲息的完成,需要電視臺作為新聞播出。標題可以是:陽光行動。

其次,擅長烹飪和做第壹是有嚴格差距的,尤其是在中國的餐飲行業。沒有招牌菜,就沒辦法生存。全聚德有烤鴨,肯德基有新奧爾良烤翅,必勝客有。那麽壹百年來我們有什麽?這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西餐廳不是招牌,因為今天已經不是壟斷時代了。只有展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才能繁榮發展。

第三,個性化銷售,從填飽肚子到追求美食和環境,從追求美食和環境到追求文化內涵,消費者的品味和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客戶的個性化要求,我們應該從客戶的需求出發,為每個客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

1,個性化用餐環境。不僅要填飽肚子,用餐環境也很重要,不同的座位,不同的包間,包廂座位,正餐座位,情侶座位等等。不僅是座位個性化,整個環境和氛圍也很重要。作為經營者,我們要用各種外國文化和異國風情來吸引顧客的註意力。

2.菜單的個性化。菜單作為客人在餐廳用餐的主要參考資料,起著向客人傳遞信息的作用。從菜單上,客人不僅可以了解餐廳提供的菜品、飲品及其價格,還可以從菜單的設計和印刷上感受到餐廳服務的欲望和文化品位。

3.菜品個性化:菜品有個性,餐具有特色等等。

4.為員工提供個性化服務。餐廳中的服務人員是服務工作的執行者,也是餐廳產品的直接生產者。所以服務質量完全取決於服務人員的素質。壹個能為顧客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員工,不僅需要掌握熟練的工作技能,還應具備豐富的文化知識、優秀的溝通能力、細致的觀察能力和應變能力,以真誠的服務打動客人,從而使客人對餐廳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餐廳的營銷成績,靠的是靈活多樣的營銷手段。西餐廳常見的營銷方式有:

1,服務過程中的現場銷售推廣;

2.新聞媒體的廣告宣傳;

3.節日促銷,如情人節、聖誕節;

4.利用名人效應進行推廣;

5、宣傳資料、節日套餐菜品、樓道背景墻菜品、餐廳環境圖片;

6.消費促銷;

7.推廣特色餐飲。

總之,我們的營銷活動壹定要註重實效,註重營銷投入和支出的分析,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營銷活動,提高餐廳的營業收入。

餐飲管理計劃3餐飲門店運營管理計劃

現在餐飲管理的新思路是用市場經濟的原理,而不是早期的計劃時代。顧客消費的選擇性小,消費的非理性導致早期的餐飲經營者“壹步到位”。因為前期的餐飲市場供不應求,但是現在的餐飲市場已經從賣方市場轉入買方市場,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越來越成熟。

因此,餐飲業的管理和經營應實行“計劃管理”。所謂“計劃化”管理,即從餐飲的準備、設計到中長期的運營,都要有組織、有計劃。在我看來,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壹、市場運營的定位

市場調查與分析,建立壹個餐廳,首先要進行市場調查,做好市場定位。因為這兩個市場的消費者並不是餐飲消費市場的主導,所以在確定餐數後,餐飲運營前首先要做好營銷計劃,在定位這家餐廳之前要考慮以下事項。

1,當地飲食習慣和愛好:包括:菜肴的原料和配料是否容易采購。當地人對菜品的口味要求,制作方式的接受程度,價格接受能力。

2.用餐人員的用餐形式;以商務宴請或公款消費或家宴為主的地方消費市場的消費結構是壹種什麽樣的狀態?

3.用餐者的交通方式;這壹點尤為重要,也決定了餐廳的選址是否有利於方便消費者。

4.就餐環境的布局,因為前幾年非典之後,人們對就餐環境有了更多的需求,尤其是空氣流通、就餐空間、就餐環境的日常清潔衛生是否有足夠的措施。

綜上所述,說明壹家餐廳只能滿足部分客戶需求,需要分析自身能力和在當地市場威脅餐廳的競爭對手,謹慎確定餐廳面向的客戶群體是哪個階層。

二、營業場所的布局

確定上述因素後,需要對經營場所的選址進行布局,布局時需要考慮以下內容:

1,廚房設備配置和座位比例;

2.廚房烹飪和樓層服務之間的協調;

3、衛生防疫設施、設備配置;

4.水、電和照明的引入和控制;

第三,人事

餐飲業的成功,在硬件已成定局後,取決於餐廳管理者。餐廳在確定自己的經營定位和場地布局後,要組織各級人員去實施。如何讓餐廳運營起來?這是壹個用人的問題。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用人計劃,有目的的選擇和使用各個崗位的人員。制定出壹套適合本餐廳的人力組織結構體系。其內容主要如下:

1,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職稱、職級、合作人員、工作職責和工作質量標準;

2.詳細說明各部門人員之間的隸屬關系,實行逐級匯報、逐級負責制的工作模式;

3.制定嚴格的訓練計劃,包括日常訓練和計劃訓練;

4.明確規定各崗位的工資收入及相應的激勵機制;

5、要正確樹立外部顧客和內部顧客的觀念。內部客戶是直接為客戶服務的壹線員工。作為管理層和二線部門,他們是為內部客戶服務的人(壹線員工)。只有做好了對“內部客戶”的服務,才能做好對外部客戶的服務。

6.要充分認識80、20理論對餐飲行業的意義。即80%的利潤是由20%的產品產生的;80%的問題是由20%的員工造成的;80%的管理(運營)建議產生於20%的管理者。

所以,經營好壹家餐廳,靠的是20%的管理者和20%的好產品。為此,業主應授權20%的管理人員。首先,他要和管理人員分享信息,包括成本、毛利、成本、市場份額,讓管理人員提出更有建設性的建議。其次,要有有限的授權,即在壹定範圍內,在什麽情況下,各級管理者可以決定處理問題,而無需事先詢問。當然,事後匯報是必須的,說明情況和處置後達到的效果。

第四,管理制度

餐飲管理系統是壹家餐廳的生命。當今社會是知識經濟時代,管理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餐廳的經營效率。所以“管理帶來效益”才是硬道理,制定日常管理制度要著重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1,人力資源:包括:用工制度、薪酬制度、激勵制度等。

2.商務與銷售:包括銷售對象、促銷方式、菜品特色、服務特色、創新要求;

3.財務成本:包括采購系統、成本控制方法和資產管理系統;

根據以上三點,才能真正做到“人人有崗,做事有依據,行動有目標,工作有收益”。

動詞 (verb的縮寫)操作和運行

餐飲業的經營通常有以下七個指標,分別是:營業收入、經營直接成本、人力及人力資源成本、能源成本、設備維護成本。餐廳經營是否盈利,取決於管理者在前六個方面的表現。做好商業運營計劃是餐飲成功的重要關鍵。

在制定經營計劃時,應根據上述內容,提前對區域內的餐飲市場進行有效的全面調查,獲取第壹手的詳細資料。然後計算出這家餐廳的經營盈虧平衡點,再制定出對這家餐廳切實可行的營業收入指標、成本指標、利潤指標等等各種經營指標。

六、營銷和推廣

1.樹立知名度,提高本餐廳在當地餐飲市場的影響力和信譽度。

餐廳開業前後,需要在當地有影響力的媒體上進行壹次“狂轟濫炸”的宣傳攻勢。餐廳開業壹段時間後,可以定期組織壹些公益推廣或宣傳活動。

如:慰問當地駐軍、敬老院、無償獻血等。或者在壹些有紀念意義的節日,如:教師節、兒童節、護士節等節日,舉辦壹些營利性的促銷活動。以此活動的名義,邀請當地媒體進行新聞報道,從而起到軟廣告的作用,樹立餐廳的正面形象。

2.廚房特色菜

廚房可以根據季節,每周或每月推出壹些特色菜或特色菜,吸引或刺激顧客消費。

3.禮品或優惠券

餐廳可以制作和贈送小工藝品,讓顧客覺得在餐廳用餐不僅可以享受多層次的氛圍,還可以收到可愛的小玩意。這樣既能起到宣傳作用,又能提高餐廳的品質。在分配上,禮品的價值可以根據消費水平來確定。

4.建立和收集旅遊人事檔案。

建立遊客檔案主要是記錄客人的喜好、禁忌、出生日期、公司慶典等內容。屆時會提前發賀信,加強與食客的聯系,讓我們有壹批穩定的客戶。可以說,如果建立3000個客戶檔案;就算這3000人壹年只來消費壹次,那麽3000除以360等於每天8、3人/次,這8、3人壹定會帶來其他遊客。

5.創造良好的就餐環境

良好的用餐環境和氛圍也能吸引客人消費,別說整體,就算每個包間的設計都有風格,也會讓客人每次來用餐都覺得賞心悅目,煥然壹新。

七、品牌建立的理念

1,規範服務理念,突出服務特色,細節見真情,有情見功夫。

餐飲服務的管理首先應該是管理者要制定各種標準化的服務程序和服務標準,建立服務人員對客人的親切感。服務員應該真正了解客人,充分表現出對客人的關心。要有換位思考的服務意識,為客人著想,用特色服務體現服務檔次,用創新給客人“暖心”的感覺和溫馨服務的回味。

2.保留特色菜品,及時開放創新菜品,保持各類菜品的品質,展現餐飲實力。

餐飲菜系的種類千變萬化,這就要求餐廳將廚師分為兩類。極少數廚師(行政總廚和各點廚師)承擔同類工業產品的設計師和工匠的職責,主要研究創新菜品,制定食品口味的質量標準,並全程監督執行。這些人的技能和工作態度都是餐廳資產的壹部分,妳可以考慮擁有餐廳的部分股權並分紅。

如果廚師有什麽修改菜品標準的建議,沒有廚師的糾正,任何廚師都不能壹意孤行,保持穩定的口感和質感。鐵板“桌前炒菜”就是對廚房和餐桌進行改造,把廚房裏的竈具搬到廳面和箱體上,把餐桌和三腳架合二為壹。

最原始的“鐵板燒”是方形鐵板結合木質臺面的簡單造型。這個臺面三面有供客人用餐的桌面,壹面沒有臺面,方便廚師現場操作。鐵板下有爐子取暖,廚師當著客人的面烹飪每壹道菜和食物。

這樣廚師和食客面對面,同臺合作;廚師現場烹飪菜肴,客人們當時很喜歡。在做菜的過程中,廚師的壹舉壹動都逃不過客人的眼睛,眼見為凈,吃得放心;眼見為實,壹邊吃飯壹邊欣賞廚師的精彩廚藝,用刀叉等器具表演雜技;每壹道菜,每道工序,食材和調料都擺在眼前,制作的精美增加了食欲。

食客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食物,在就餐過程中與廚師交流並學習烹飪技巧和經驗,甚至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在舞臺上即興發揮,為家人和朋友奉獻技藝;增加了烹飪的透明度和親密度,飯菜的使用也成為了增進交流、培養興趣的壹種方式;這種烹飪也是分餐制,讓客人真正體驗到“以客為尊”的至尊服務。可謂是壹種獨特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