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報告背景:
阿迪達斯是壹個來自德國的品牌,德國是壹家大型跨國公司,主要生產鞋子和運動服裝。阿迪達斯的鞋和服裝在各國都極受歡迎,甚至被尊為著名的運動品牌。阿迪達斯2004年的利潤為646,770,453美元(6.4億美元),2007年增加到65,438美元+0.088,393,584美元(超過654,388+0億美元),四年利潤增長68.28%。(見阿迪達斯年度財報)。
在中國,200多家工廠的25000多名工人為阿迪達斯生產產品。根據CLW的報道,這些工廠有很多共同點:無論是成大、偉力還是昌業隆,工人的待遇都很差。雖然只調查了三家工廠,但卻讓我們了解了阿迪達斯在中國供應商的大致情況。
阿迪達斯的大多數員工都是女性,年齡在20歲左右。他們大多來自農村,在成大、偉力、昌業隆這樣的工廠上班。
這些工人平均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10到12小時。他們住在員工宿舍,每個宿舍10多名員工,共用壹個衛生間。他們大多沒有養老金,沒有養老保險。昌業隆的工人擔心上班遲到,因為遲到五分鐘就要扣兩個小時的工資。在成大,只有當客戶來做審計時,才會給工人發放安全防護裝備,比如手套和口罩。更有甚者,成大員工連飯都不能自己選,因為工廠會不經同意自動扣他們的飯。
雖然阿迪達斯的壹些供應商,比如成大,聲稱員工自願加班,但是因為工資很低,他們不得不自願留下來加班,拿加班費來生存和養家糊口。他們從來不敢想象擁有壹雙阿迪達斯的鞋子或者阿迪達斯品牌的其他產品,即使這些產品是他們自己做的,因為即使他們想,也無法實現他們的希望。面對阿迪達斯供應商提供的基本工資、頻繁的罰款和長時間的工作時間,工人們只希望工廠能支付他們應得的工資。
真正奧運會的受益者絕不是阿迪達斯生產線上的25萬中國工人。相反,正是像阿迪達斯這樣的公司,通過降低勞動力成本獲得了最大的利潤。現在阿迪達斯計劃將部分生產線搬遷到其他國家,工人的血汗也被他們吹幹了。他們把責任留給了中國。
為了贊助今年的奧運會,阿迪達斯花費了大約74,567,965,438+08美元(超過7400萬美元)。看看他們工人的收入極低,每小時不到65美分,就不難想象阿迪達斯為贊助奧運會而支付的數百萬美元是從哪裏來的——25萬中國工人的血汗。阿迪達斯用這些工人三個半月的工資贊助了奧運會。雖然阿迪達斯從中獲得了所有的名利,但他們的工人仍然日復壹日地在生產線上忙碌著,希望能多賺哪怕壹分錢。
奧運會最大的受益者是誰?不是普通觀眾,不是那些能看奧運,有機會看運動員輸贏的人,也不是那些年復壹年刻苦訓練,站在奧運領獎臺上的運動員。相反,像阿迪達斯這樣的企業從這屆奧運會中受益最大,奧運會原本是希望與和平的象征。然而,在阿迪達斯供應工廠工作的員工很難與這個符號畫等號。
因此,CLW對阿迪達斯在中國的三家工廠的工人生產狀況做了相應的調查和采訪:長野龍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中山威利紡織有限公司和東莞城達鞋業有限公司。根據CLW對這三家供應商的調查報告,阿迪達斯在中國代工的工人生產條件相對較差,供應商也沒有按照阿迪達斯的行為標準約束工廠,因此工人的生產狀況不容樂觀。相反,他們給中國工人低工資,額外加班時間,帶薪食宿條件,沒有社會保險保障,請假難,辭職難,罰款,克扣工資,安全防護設施差。
“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是阿迪達斯的廣告口號。但是,從CLW報告和對成大、偉力、昌業隆的調查報告來看,似乎還有壹件事是阿迪達斯不可能做到的:給員工人性化的工作條件似乎是不可能的。
阿迪達斯是中國制造,工人的工作條件。
中國勞工觀察
2008年8月28日
報告分為三個部分:
1:昌業隆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調查報告
2.中山市偉力紡織有限公司調研報告
3.東莞成大大鞋業有限公司調研報告
其中,上述三家阿迪達斯代工廠惡劣生產條件的典型特征如下:
低工資:
昌業隆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工人工資按時計算,按每日35元標準,基本工資770元,但實際工資按每月個人產量計算。根據生產的難易程度,壹般員工的月平均工資在700元左右,只有少數部門的工資相對較高,可以達到2000元。
中山市偉力紡織有限公司大部分員工是計件工資,通過工藝卡來統計。員工每月能拿到的工資大致是1100元到1200元,但偶爾工資會高壹些,達到1900元。
東莞成達鞋業有限公司的工人也是按計件工資,工人壹般加班三個小時沒有加班費,還是計件工資。每個月扣除生活費,壹般員工可能拿到的工資是1100元到1300元。
額外加班時間:
由於昌業隆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從早上7: 20到8: 20(視部門而定)開始工作,除了中午的壹個半小時,基本沒有休息時間。尤其是生產旺季,員工壹個月連壹天假都沒有。
中山市偉力紡織有限公司通常壹天工作11小時,壹周工作六天。如遇旺季,工人會加班到晚上23點甚至24點。工作期間,沒有休息時間,只有幾分鐘去喝酒或者上廁所的時間。
東莞成達鞋業有限公司工人的工作時間是每天10到11小時,基本上是六天工作制。但是,如果他們在緊急情況下必須在周日上班,他們將被安排輪流休息。有的部門兩班倒,白班夜班,連續工作12小時,壹個月壹次。
付費食宿條件:
長業隆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住宿人員每月應從工資中扣除15元作為住宿費。員工在食堂打卡用餐需要提前預訂,新廠區按照4元2.5元,老廠區按照每餐6元4.5元2.5元。
中山市偉力紡織有限公司計件工資每月扣除45元,計時工資每月扣除50元。宿舍10人,沒有獨立淋浴房和衛生間。工人有六個食堂,飯菜分低檔和中檔。低檔每月從工人工資中扣除165元,中檔每月扣除249元。沒有申請就在食堂吃飯的工人將被罰款壹個月的夥食費。
成達鞋業的工人要留下來需要從工資裏扣40元,但是水電費用要分開扣。在食堂吃飯的員工,每個月需要從工資中扣除160元,即使不在食堂吃飯的工人,每個月也會從餐費中扣除160元。
沒有社會保險:
昌業隆體育用品廠並沒有主動為工廠購買法定的社會保險,而是等工人提出要求後再辦理。
成達鞋廠的工人不太清楚廠方是否給自己購買了社保,也不清楚自己購買了哪種保險,並表示工資條上沒有顯示。
偉力廠會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每月從員工工資中扣除員工繳納的56元保險費。
罰款和扣除工資:
昌業隆體育用品廠對員工的處罰很多,罰款也很嚴厲。工廠會從工人工資裏扣1分,10元,離職不滿壹年扣200元工資。而且今年5月取消了獎金制度。
中山偉力廠采用積分制懲罰制度,工人工資1扣15元,2扣30元,3扣45元,9就辭退。員工的獎金需要根據工廠的生產效率,旺季淡季,員工個人的表現來發放,大概是100元,也有200元的。
成達鞋廠的處罰制度分為:警告、輕微過錯、重大過錯、降薪、降級、撤職,其中,每次記警告免獎金10元;記得太小,每次30元免獎金;記大過者,每次免獎金90元。
安全防護設施差:
昌業隆體育用品廠只會在客戶來廠參觀時發放手套,而且是全新的。通常,他們不會得到任何東西。車間沒有空調,只能靠窗戶通風,沒有專人檢查生產設備。在生產過程中,有些工作崗位會接觸到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和侵襲性特點。另外,生產機械也導致了工人手指受傷,卻沒有購買社會保險的現象。
中山偉力車間沒有空調,員工密度密集,員工會覺得不舒服。車間裏生產機器多,手上經常有工傷的情況,工傷後的醫療費用基本都是自己承擔。在接觸化學物質等過敏物質的地方,工人不戴手套,也沒有口罩等勞保用品。
成達鞋廠的工人在上崗前,工廠並沒有為工人提供壹定的安全培訓條件,只能靠工人在工作過程中自己摸索。縫紉機部門的體力勞動者不斷接觸膠水,卻沒有口罩、手套等勞動保護用品。工人們說,他們只有在視察工廠時才會提出要求。
昌業隆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調研報告
壹:公司背景
昌業隆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位於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鎮蘇坑管理區昌業隆工業城。旗下有三大部門,分別是:創辦遠東(主要生產棒球)、昌業隆(主要生產足球)、龍羊昌(主要生產手套)。目前,公司擁有近3000名員工,主營業務為體育用品的生產和出口。產品包括:足球、排球、美式足球、棒球、護膝和棒球手套。客戶包括:耐克。茵寶。FIMA等。
電話:(0769)83333308-142/140。
通過對昌業隆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員工的調查和訪談,突出了以下問題:
1.工廠和工人簽訂的勞動合同只是壹種形式,並不是雙方自願的結果。
2.工作時間長,旺季甚至壹個月都沒有休息日。
3.工廠對大部分工人實行計件工資制,但是工人如果工作太多就拿不到應有的工資水平。此外,員工表示他們的工資計算方法不清楚。
工廠沒有主動給工人買社會保險,而是等著工人來要。
工廠為工人提供食宿,但需要從工資中扣除壹定的費用。
6.在生產過程中,員工的安全防護存在相當大的隱患,工廠在現場也沒有嚴格的安全防護要求。
7.工廠對員工的懲罰力度更大,罰款更嚴厲,但對員工的相應獎勵,工廠並沒有表示。
8.員工反映廠裏沒有工會,也沒有相關組織。
9.工廠會在驗廠前對員工進行培訓,並提示工人說壹些不符合事實的虛假處理,比如給工人假工資條。
10.廠牌和發給工人的廠服都是工人自己購買的。
2.勞工合同
工廠與工人簽訂了勞動合同。報道稱,在公司服務壹個多月後,壹式兩份。合同期兩年,試用期兩個月。所有的都是工廠保存的。員工說沒機會看,工廠催著直接簽字,沒人要求看。他們壹致認為這麽大的工廠應該沒有問題。
三:工作時間
工廠的工作時間因部門而異,工作時間是早上7:20-8:20。據了解,工廠半小時壹班,三個部門三個月壹換。有壹個半小時的午休時間,旺季大概是10-2月,期間有些員工甚至壹個月都沒有休息,淡季大概是6-9月。所有加班當天通知,工廠要求加班。不想加班的要提前通知領隊,得到允許。員工早上開始上班,除了中午壹個半小時,沒有休息時間。員工如需上廁所,應向組長報告並簽字,註明離開時間。沒有生產目標,工廠承諾多勞多得。但據手工縫球的員工稱,今年5月,員工手工縫球3000多元(員工記錄了自己的日產量),應該拿到3000多元的工資。但是因為這個額外的工作,工資太多,工廠無故少發了實際工資400多元,要求人事部門反映,工資壹發他們就只會拖延時間,不予理會。
四:工作報酬和福利
工人在辦理入職手續時,工廠要求繳納10元的廠標,並承諾在辦理正常離職手續時全額退還。談及已經離開工廠的員工能否拿回來,員工們表示“想都不敢想”。很多員工不會為了10元去人事部拿回來,都壹致認為是押金。對於廠服,有員工表示不需要發工資,也有員工表示剛進廠的時候,工廠承諾費用不由員工承擔,但是在發工資的同時,工廠已經從工資中扣除了(新廠如果員工不要舊廠服,要自己出。
據了解,員工在入職後的四五天培訓期內按小時計酬,無論是否加班,每天35元是標準。員工稱,工廠最初承諾每月基本工資770元,平時每小時加班4元,周日每小時加班6元,但實際工資是按照每月個人產量計算的。按照生產難易程度,縫紉部門最低5分錢/球,最高1.7分錢/球,員工壹般月產量4500左右,平均月薪700元左右。手縫比較高,有的員工甚至有2000多元。在這家工廠,除了包裝部門,其他部門(繞線、糊盒、移印、絲印、開皮、機印、車縫、手縫)都是計件工資。
工廠原本承諾每個月底發工資(壹個月工資),員工反映拖到下個月,甚至四五月,而且是現金支付,沒有註明工資結算方式。
只有在工人自己要求之後,工廠才會發放社會保險。對此,工廠不做任何提示,也不詢問員工是否需要購買保險(每月79元)。
員工反映工廠沒有帶薪假期,沒有高溫補貼,年底沒有工資,沒有節日禮物和紅包。節假日壹般都休息。有員工表示,如果需要加班,日工資按照基本工資計算,按日工資的三倍計算,也有人表示,按日工資的三倍計算。
五:食宿條件
工廠提供住宿。住宿人員,每月15元,包括水電費,從工資中扣除。食堂的食客吃飯前需要預約(每周基本固定什麽飯),宿舍管理處有打卡機。新廠區以每頓4元、2.5元為準,老廠區以每頓6元、4.5元、2.5元為準。早餐壹元。
在飯堂用餐是壹致的。每天菜單都會貼在打卡機旁邊,供員工選擇。大多數員工對此和食物的味道都很滿意。但是飯堂的衛生還是需要加強,剩飯的處理也比較隨意。有專門的木桶,少量會直接倒進飯堂門口的下水道,會大大影響食欲。
宿舍總有六棟,A.B.C.D(老廠)E.F .(新廠)。每個宿舍10床位,比較寬敞。平時壹個宿舍6個人左右,有獨立衛生間,有熱水供應。
六:安全防護
壹般的工作,只有客戶來工廠參觀的時候才會發手套,而且是全新的,正常的,必須戴的,比如洗屏板。除非手套磨破了。
車間沒有空調,只能靠窗戶通風,沒有專人檢查生產設備。因為在車間裏,幾乎每個人的位置都幾乎是固定的,所以設備的維護要靠個人的清潔意識。在生產過程中,有些崗位會接觸到有害物質,如油墨、57水、洗屏水等。這些物質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和特性。因為工廠不發手套,有的員工手會脫皮,冬天甚至會幹。如果這些有害物質不小心滲透到縫隙裏,會給員工造成很大的痛苦。
據了解,2006年夏天,包裝部成立時,壹名員工右手拇指被機器碾壓,鐵皮被夾住,以致整個指套被壓壞,導致機器死機,無法啟動,只好由工作人員將機器拆除。據員工反映,工廠給員工放了壹個月的假(帶薪),由於員工沒有買保險,工廠不負責,醫藥費也由員工自己承擔。在這方面,工廠只要求。
七:獎懲措施
員工反映工廠會時不時的懲罰員工,從工資裏扣1分。例如,如果他們遲到或早退少於5分鐘,他們需要登記。遲到1次以上或早退10-15分鐘,扣1分,超過則扣。據了解,曠工壹天會扣兩天工資,但多數員工表示不清楚工廠是怎麽算的,具體扣多少也不清楚。
據了解,員工離職時,不滿壹年的要扣200元,工人很不解,廠方也不給任何解釋。對此,工人們都有“反正走了,沒必要”或者“要也沒用,廠子肯定不給”的心態,然後,壹走了之。
今年5月取消獎金(占工資10%)。此外,員工表示沒有其他獎勵。
八:其他情況
據了解,工廠沒有工會,也沒有其他組織。
每個車間都有壹本員工手冊,員工自己看。但員工壹再表示,工廠員工手冊是檢查用的,實際做的和員工手冊大相徑庭。
有員工反映,工廠開始承諾每月100元的夥食補貼,實際上沒有。
據了解,客戶驗廠時,工廠會在驗廠前對員工進行培訓,比如客戶詢問某員工是否需要重新交錢辦理出廠合格證。工廠要求員工免費回答。實際上他們要交30元(2007年上半年補辦了60元)。比如客戶問壹頓飯多少錢,工廠要求員工免費回答。其實3月份之前他們用的是飯卡,不管員工是否在食堂吃飯都會扣60元/月。比如客戶問工廠是否提供免費住宿,也要回答是。實際上是每月15元。比如客戶問有沒有底薪,他要回答,第壹個月690元/月,以後每個月770元。而且他要答全廠的時薪,沒有計件工資。更離譜的是,工廠會給每個員工發節日工資條,上面的工資比實際工資少500到600元。對此,工人的理解是“廠方已經說了是假工資條,沒必要要求特別詳細”。
這個工廠裏有很多男孩。他們說,如果不是因為職位不好而進廠,幾乎所有的員工都會邊工作邊找工作。更有甚者,他們為了另謀高就,打著“騙吃騙住”的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