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誰和常年吃“火鍋”的黔東南州競爭?

誰和常年吃“火鍋”的黔東南州競爭?

“火鍋”火:物質火。鍋:用於翻炒食物的容器。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響應國家“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的政策,以前的燒柴火鍋逐漸向燃氣、燃煤、供電火鍋轉變。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壹個獨特的現象,每家每戶的前後左右,小路上都能看到綠色的菜地。面積不大,但每年不同季節生長各種水果蔬菜;這與他們的地理條件和飲食文化有關。這裏的人們壹年四季的主食菜單上會有壹道菜“火鍋”。

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和其他地區最大的區別就是壹天只吃兩頓飯,這可能和他們以前的工作方式有關。早上起床後,這裏的人們會準備壹天的第壹頓飯,早上9點到10點左右吃飯,然後去山裏、田裏幹活。下午四點左右回家,然後做晚飯,四點半到五點左右吃飯。

那麽有人會有疑問,壹天兩次能吃飽嗎?是因為窮得吃不上飯嗎?我可以告訴妳,即使是農村最富裕的家庭也有這樣的飲食習慣。為了打消大家的疑慮,我在這裏不得不詳細解釋壹下他們的食譜結構:主食當然是家裏種的大米。菜單就是大家熟悉的單調卻又最豐富的“火鍋”。

當地的火鍋可能和妳見過的或者想象中的火鍋不壹樣。他們沒有各大飯店、餐廳、火鍋城的花哨,也沒有太多的醬料加在鍋底。這裏的人都可以說“我為火鍋瘋狂”,因為他們每天的兩道主菜都是火鍋,壹年四季。連“坐月子”的媽媽都要吃火鍋熱菜。他們的火鍋不用湯底,而是用各種雞鴨魚肉,再加適量的水。煮開後就形成了天然火鍋。有人會問加水不會讓肉的味道變淡嗎?我告訴妳他們不會,因為他們炒菜的時候加了豬油,對,豬油:豬屠宰後儲存的豬油,可以有效鎖住肉和各種蔬菜炒後的質感。說到蔬菜,這就解釋了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現象。房前屋後的菜地為當地人提供了各種營養豐富的蔬菜,四季采摘種植非常方便。各種蔬菜加上當地的火鍋形成了那裏獨特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