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MY GOD.
我能想到的只有這壹行字母。
說這話的緣由是前些天閨蜜來家裏玩,約定的時間是中午,出於對朋友的盛情,心裏打算讓她進家門就可以吃上現成的飯菜。於是腦子裏面,如噴氣式飛機壹樣,迅速算了壹圈,給大寶輔導當天要完成的作業,給小寶穿衣、穿鞋,蒸雞蛋,餵雞蛋,沖奶粉,喝奶,再下樓陪玩壹小時順便買點手工面條,拖地掃地,哄他睡著,然後差不多到11點,估計在12點的時候能把飯擺在桌上。
燒油打蛋切菜坐水煮面,再加上最後壹道涼拌菜。果然,在閨蜜按門鈴的那壹刻,西紅柿雞蛋面外加壹盤涼拌白菜心已經擺到了桌上。閨蜜看著滿滿壹碗雞蛋面,略帶尷尬的表情說,太多了吧?吃不了。其實我也有相同的感覺。面條清湯寡水,毫無色澤之感;涼菜沒有加辣椒,白擦擦的也是看著讓人覺得沒有胃口。
壹直以來做飯的習慣都是調料放多少,全憑那壹剎那的感覺,並且會信心滿滿知道“味道差不多”,出來後菜們果然也不負我望。從懷了小寶的那個月起,已經很久很久沒好好動腦筋下廚了,做出來的飯果真連自己都覺得難吃。
下午,閨蜜說,妳好好看娃吧,我給咱做下午飯。我在她面前俯首稱臣,做做打下手的活兒了。看著閨蜜熟練的將南瓜切絲,然後舀壹碗面粉,打兩個雞蛋,再加少許蔥姜蒜,將以上材料混合裝在壹個盆裏,加鹽,加花椒粉,加水,順著壹個方向不停的攪拌,然後在平底鍋裏加壹點點油,壹大勺糊狀物平攤在鍋底,三分鐘之後,待它成型,輕輕用木勺將它翻到另壹面,仍然是三分鐘,之後顛起平底鍋,來個空翻,南瓜餅沿著鍋前沿所在弧線做壹個類似圓周的垂直回旋動作,保證它在加熱的過程中均勻地受熱、上色、入味和保持菜肴的完整性。不到十分鐘,壹張外焦裏嫩的南瓜餅就被盛到盤子裏了,最主要是我這兩個壹歲和十歲的孩子簡直愛吃的不要不要,女兒更是連著吃了兩張半,還不停的嚷著還要,這讓我這做親媽的有些黯然。
我想做飯這事兒真的是需要技巧的,但必須充滿熱情才是那微妙而重要的靈魂。同樣的食材,同樣花費很多時間,同樣想讓吃飯的人好好吃頓飯,如果效果不好真的是壹件很虧的事兒。閨蜜以前學過壹點面點的做法,這次是她利用媽媽輩兒的傳統工序加了壹些新鮮元素(加入雞蛋可以讓餅子更松軟可口)自創的新式方法,所以,不但要得勤學苦練,而且還要有創新意識。
有的人就是天生的,看菜譜就可以做出美味!
而有的人是後天的,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也可以做出美味來!
還有壹種人,就是光會吃,不會做!我應該就屬於這種人了吧。
吃真是壹件值得認真對待的事兒,要不生活就會大打折扣。
朋友臨走時跟我說,等我下次來的時候給妳包點餛飩放到冰箱裏,實在忙不過過來就給孩子下壹點吃。除了滿滿的感動還有深深地自責,我這真是把日子過成壹地雞毛了。
還記得在原來的單位時,有壹天同壹個辦公室的女孩看我在寫寫畫畫,問我在幹什麽?我告訴她我在規劃人生。假如我的人生可以分成壹百分的話,那麽工作將是我人生的百分之四十,孩子占百分之四十, 百分之二十留給愛人。因為孩子始終要長大,要遠離我們,能陪在身邊的差不多也就十八年,而愛人,那個相濡以沫的人,也許有壹天也會離開妳,那麽只有工作,只要妳不舍棄它,它始終是每天都會衷心陪著妳度過。這是那個階段我最真實的想法。
此情此景,仿佛就在昨天。
那年我二十五歲。
光陰如刀劍,歲月是消磨。生命的年輪總是拽著妳不停的往前走,此時非彼時,現在三十五歲,十年後,卻走著著完全不同的軌跡。現在每天需要付出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和時間照看小孩,因為是兩個,如果按照以前的想法壹個孩子占百分之四十,那麽兩個占百分之八十的比例似乎也屬於正常。
並不是說現在的生活不如以前的好。愛現在的時光,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不用追悔;未來的還沒有來,不用焦慮。因為,在生命中有壹個很奇妙的邏輯,如果妳真的過好了每壹天,明天還不錯。如果妳安安穩穩的做好了二十五歲的事情,妳的三十五歲應該不錯,妳越在乎過程,妳越擁有壹個完滿的過程,妳的結局越有可能不錯。
好了,從此刻起,我要給我壹盆盆不夠鮮活的植物去澆水;我要將我看過的、沒看完的、買回來還沒來得及拆封的堆滿了壹桌子的書籍好好整理整理;我要將那平常夠不到,不經常碰,伸手就可以摸到壹層灰的地方仔細擦洗擦洗;我要將孩子的半敞著,壹堆衣服似乎要往外流的衣櫃認真歸納壹些,分季節碼好。把冬天的衣服送去洗衣店,順便買點水果和蔬菜回來,對著菜譜給孩子們做壹頓美味可口的飯菜,認真履行這百分之八十的職責。
然後,滿心歡喜期待著四十五歲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