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魚具有生長快、個頭大、產量高、食性廣、易飼養、肉質白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無肌間刺、易加工等優點。魚苗壹年可長到500-800g,第二年1500-2000g,最大個體可達15kg。
巴沙魚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它屬於鮎目,屬於鮎屬的Paugusiushamiltoa是壹種無鱗魚。是湄公河流域特有的優質經濟魚類。在越南音譯為“CABaSa”,意為“三肥魚”,因為這種魚在生長過程中,腹腔內積累了三大脂肪,約占其體重的58%。
巴沙魚生長的適宜水溫為20℃~32℃,最適水溫為24℃~30℃。當水溫降至16℃時,停止進食,當水溫低於10℃時,會引起凍傷,甚至死亡。巴沙魚親體養殖要做好越冬和保溫工作。6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水溫保持在20℃以上,飼料為魚重的1%~1.5%,4月上旬至5月中旬加強培育,飼料為魚重的2% ~ 2.5%。可以用蛋白質含量為28%~32%的羅非魚或塘魚膨化料代替飼料。
孵化池水溫與親池水溫基本壹致,避免溫差過大;微孔曝氣管池底部曝氣充氧,水面形成輕微水波;水溫28℃時,受精卵20小時後可孵化出膜,孵化率為80% ~ 90%。剛出膜的幼苗在池底爬行,體表無色素,壹天後變成淺灰色,集中在池底四周的角落。
資源芭莎魚-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