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生活中很多行為都是通過模仿學會的;父母作為孩子壹生中最好的老師,他們的日常行為習慣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要以身作則,平時多和寶寶壹起閱讀,減少在孩子面前玩電子產品的時間。
2.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家長要給孩子準備壹個安靜不受打擾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夠專心學習。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家長要監督孩子遠離電腦、電視、手機、玩具等會分散註意力的東西,不要讓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做其他事情。此外,家長在孩子學習時,應盡量避免在家看電視、打麻將和大聲說笑,以免用嘈雜的聲音打擾孩子,使孩子難以靜下心來學習。所以家長在孩子學習的時候,要盡量排除壹切幹擾孩子學習的因素。
3.創造閱讀環境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說:“所有的父母都應該意識到,從孩子出生的那壹天起,就應該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就算是不識字,也要讓他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書,讓書成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把書和其他印刷品放在孩子的遊戲區。在壹個小書櫃裏放滿兒童繪本,讓他自己去拿,自己去讀,自己去換。
如果妳有足夠的空間放書,把它們攤開;如果沒有,就在茶幾上放幾本書。如果孩子最喜歡玩的地方是壹個模擬的假廚房,妳也許可以在孩子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放壹些空的食物盒和牛奶罐,然後放上菜譜、食物清單和菜單。如果孩子喜歡用木工設備做東西,就放壹些說明書或者畫壹些假的模型,綁在壹起。
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孩子創造機會,把遊戲和閱讀結合起來。如果妳想在孩子的遊戲區多放壹些印刷品,和他壹起玩,那麽就給他建議,告訴他如何在遊戲中使用印刷品。壹旦妳註意到孩子們假裝閱讀,鼓勵他們。
4.父母和孩子壹起讀好書
習慣大多是長期做壹件事形成的壹種生活方式。想讓孩子愛讀書,就要每天和孩子壹起讀壹些書,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詞匯量,還能提高理解的速度。堅持每天花30分鐘和孩子講故事。幾個月後,孩子會體會到自己讀書的好處,也會逐漸養成習慣,愛上讀書。
5.多帶孩子去書店或者圖書館。
給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也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重要途徑。好的環境可以讓孩子集中精力進行深度思考,全身心投入到書本中進行學習和探索。書店和圖書館的閱讀氛圍很好,安靜,可以和很多人壹起閱讀。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和同學多去書店或圖書館。更容易讓孩子保持對閱讀的興趣和經常分組閱讀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