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鴨仍然是南京人招待客人不可或缺的壹道菜,但我經常抱歉地補充:現在這鴨子越來越肥了。外地人來南京都想吃龍蒿炒幹香,南京人也聲稱“龍蒿只有南京才有”。其實產茼蒿的地方很多,但都沒有南京人對待素菜那麽細致。南京人吃茼蒿,壹斤要掐掉8兩,只剩下幹凈脆脆的茼蒿莖尖。炒幹香菜也是“素”炒。除了壹點油和鹽,其他調料幾乎沒有。妳要的是藜蒿莖尖的天然香味混合著幹香的草藥,吃後嘴唇和臉頰特別清爽。
蘇州:洋蔥烤鯽魚
蘇州人愛吃魚,但對嘴很挑剔。有的人不吃鯉魚,有的人不吃鰱魚,只吃鯽魚。沒聽說過誰的忌諱——蘇州孩子吃鯽魚壹定學會了說“鮮”。洋蔥烤鯽魚這道菜突出了鯽魚的美味。鯽魚的背上滴著紅色的醬湯,還有半寸的脆蔥段。雖然不明白為什麽這裏是“蔥燒”,但這裏永遠是人們吃的第壹個地方。
揚州:蟹粉燉獅子頭。
揚州人對自己的菜品和口味有著不可改變的偏好。粵菜流行的時候,揚州人也吃早茶,但從點心到吃的都是地道的未央風味。壹邊吃,他們壹邊加了壹句評論:“我們在揚州喝早茶已經很久了。”蟹粉燉獅子頭,據說有近千年的歷史了,吃起來還是百吃不厭。所謂“獅子頭”,揚州話裏是大肉,普通話裏是大丸子,但是肉裏面有蟹肉、蟹黃和調料,然後把青菜心放在底下,放在籠子裏燜。用揚州人的話說:“豬肉嫩,蟹粉好吃,白菜心酥爛。必須用勺子吃。吃後滿口清香,齒頰留香,久久難忘。”
南通:天下第壹。
有海的地方,桌子上少不了蛤蜊,但南通只有大人小孩敢說他們碗裏的是“天下最鮮”。菜花黃的時候,是南通人踩蛤蜊的狂歡。赤腳踩在沙灘上,蛤蜊露出腦袋,帶回家兩天,或煮或燒,極其新鮮。南通的文蛤是文蛤,是這壹帶海灘特有的。壹只文蛤能有半斤多重,現在文蛤很少上市了。經常是漁民在捕魚,小販已經來到海邊和妳商量價錢。在遙遠的公海上,日本和韓國的船只早已停在那裏,等著小販的船送貨上門。想吃嗎?我得自己踩上去。
徐州:沙湯
徐州菜的特點是黑、粘、辣,因為喜歡放醬油、澱粉,顯示其辣味。有壹種麥仁雞絲海帶絲竹筍絲做的湯,很鮮,經常讓人吃兩碗。但各種原料還是混在壹起,這樣湯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粥。沙湯其實是個問題——“什麽湯?”我出不了徐州,因為我不喜歡中國菜。
高郵:脆皮鴨
高郵鹹鴨蛋成了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年終福利,可想而知高郵有幾萬只鴨子,進而可想而知高郵人引以為豪的全鴨宴。相信沒有人懷疑高郵人對鴨子各個部位的完美運用能力。全鴨宴的面貌目前不太好,但全鴨宴的壹道名菜——脆皮鴨,卻經常作為“壓軸菜”出現在未央壹帶的宴席中。所以當地人去參加重要的宴會時,口袋裏都會帶壹個塑料袋。當他們吃飽喝足後,脆皮鴨就會端上來,打包回老家。
上海:炸鱔糊
外國人來到上海,對上海的西餐贊嘆不已,上海人也願意用“正宗”的世界各地的西餐招待客人。濃油紅醬的上海本幫菜漸漸失去了粉絲,只有幾道名菜還在令人留戀,比如炸鱔糊。梁實秋曾在壹篇專門講吃鱔魚的文章中說,炸鱔糊的原因是鱔魚不夠大,做不了鱔魚絲。但能把“剩菜”做得那麽鹹那麽甜,油而不膩,也說明了上海人的聰明本事。
杭州:老鴨煲
當妳去杭州的時候,杭州的朋友會很樂意向妳推薦張民生老鴨煲。據說張生記每天賣600多只鴨子。等座位的時候,服務員會過來提醒,今天沒有老鴨煲。張生記在上海衡山路開了分店,因為老鴨煲變得有錢了,使得老鴨煲風靡上海。
紹興:蘑菇燒臘。
人到紹興,首先想到的就是鹹亨酒店的茴香豆。其實紹興菜的味道是黴爛的。難吃的菜,難吃的雞,難吃的蝦,外國人吃不慣,跟臭豆腐壹樣。能品嘗到的美,還是發黴的蔬菜。紹興人喜歡用大白菜發黴,外國人學不來。香菇燒臘,清香爽口,有獨特的咀嚼感。
寧波:白菜絲筍湯。
確保當地人帶妳去那個地方,但妳不能自己去,因為妳很容易忽略這個名字。顧名思義,湯裏面只有兩種東西,白菜和筍絲,看起來極其爽口。寧波雪菜和其他地方不壹樣。超市上特意標註了“寧波雪菜”。“老板娘”店裏的雪菜和筍絲特別嫩。這家店還賣自己的紅蟹和蟹黃蟹。壹小瓶30多元60元,生意還在做。
金華:兔頭鍋
金華的火腿比較有名,兔頭也是這兩年才興起的。金華人愛吃兔子,兔頭也不是大席。好在大排檔受歡迎,人們的口味越來越敏銳,兔頭鍋受歡迎。講究的杭州人也開始吃兔頭鍋,金華兔頭鍋有了被認可的喜悅。
溫州:紅燒三疣梭子蟹
溫州人嗜海鮮,有壹種吸血動物,生吃很好吃,但是吃的人嘴唇和牙齒上不可避免的會沾上血,看起來有點嚇人。紅燒三疣梭子蟹沒有“殺人”的嫌疑。雖名“三疣梭子蟹”,但其肉質豐富鮮美,味道不在血腥味之下。
合肥:鹽水鴨炒黃豆。
合肥也已經被粵菜、湘菜和汪束火鍋占據。開了幾個分店,要等壹兩個小時才有位子。合肥的地方菜,比如鹽水鴨、豆豉,都很受歡迎,很好吃,在什麽飯店都可以吃到。冬天最好吃鹽水鴨和烤黃豆,尤其是在自己家裏,可以蒸壹兩個小時。
蕪湖:芥菜籽
蕪湖有濃郁的江南特色,飲食精致、精致、爽口,鳳凰食街小吃夜市很有名。這個季節剛吃過清蒸秋刀魚,但是芥末餃子的流行也很快。
潮汕:燉鵝掌
潮汕人家,潮州菜好吃。最常見的鹵味,比如燉鵝掌,在廣州或者全國其他地方也能吃到。雖然有時候感覺還不錯,但總覺得味道只是差了壹點點。只有在潮汕地區才能吃到正宗的鹵味。燉鵝掌由鹵水、丁香、大料、肉桂、甘草、陳皮、八角、茴香、花椒、高良姜、羅漢果、玫瑰露等原料制成。
麗江:牦牛火鍋
當妳去麗江時,人們往往會忽略它的美食——因為景點太多了。其實光是牦牛火鍋就足以讓妳徹底愛上麗江。牦牛生活在無汙染的高原,食草性,肉質細嫩,是收藏者的最愛。除了牦牛肉火鍋,漢族人沒有別的辦法去品嘗美味的牦牛肉。
拉薩:生牛肉醬
藏藥壹直很神秘,拉薩招待貴賓必點的生牛肉醬就是幾種可食用的藏藥和搗碎的新鮮生牛肉的最奇妙混合。猩紅而血腥的顏色,歡快的沖鼻味道,吃後更是暖意融融。據說西藏還是壹個時間凝固的地方。據說西藏人在布達拉宮腳下享受日光浴已經有幾千年了。當他們的胃裏有火熱的時候,當他們被給予陽光的時候,他們仍然格外地自給自足。
昆明:雞雜炒幹巴菇
菌類向來以味道鮮美著稱,野生菌類的美味自然更勝壹籌。目前,吃膩了大魚大肉的昆明人,地理位置獨特的昆明人,以及壹直以與自然和諧相處著稱的昆明人,都以便利的條件迷上了野生菌(昆明周邊的野生菌壹直保持著取之不盡的勢頭。)壹個雞雜炒口蘑,可能看起來有點醜,但是那種鮮美的異國香味,任何吃過的人都不會忘記。“難得連舌頭都咽不下去了。”有人形容。
大理:脆妹酸辣魚
在大理,吃洱海的魚是獨壹無二的。雪山融化的雪匯成洱海的水,所以水質滋養了格外新鮮的洱海魚。當新鮮采摘的酸梅湯的綠色還在的時候,壹條以青梅和辣椒為主要食材的“翠梅酸辣魚”就新鮮出爐了。果酸調和了魚腥味,更好地保持了魚的口感和營養,類似於西餐中流行的在魚烹飪中加入檸檬片的方法。
遵義:破耳朵炒臘肉
中藥名品魚腥草,到了貴州就把嫩根莖拿去吃,但因脆而得名“鳳頭耳根”。冠耳根是所有貴州人的象征。據說要看壹個人是不是貴州人,什麽都不說就進了餐廳。在遵義,“破耳朵炒臘肉”自然是每桌必吃的壹道菜。破耳朵生魚的腥味和臘肉胡椒的香氣形成了壹種奇怪的混合物。壹個是冷香,壹個是溫香,讓人流連忘返。
貴陽:花江狗肉
貴陽餐飲街有壹個奇觀,狗屁股壹字排開滿大街,狗尾巴還高高翹著。據說這是我們家做出正宗花江狗肉的標誌。花江壹歲半的土狗被剝皮去骨,狗還在桌子上。然後切成塊放入預先燉好的狗骨砂鍋裏。肉嫩湯鮮,特別香。然後食客大呼:罪過!我當時毫不客氣的玩了點滋陰壯陽,想舉筷子像打蒼蠅壹樣。——誰讓滋陰壯陽成了下壹個熱門?
安順:炒火腿兩塊。
在安順和興義,當地人會向妳推薦“兩塊年糕”。自古以來,農民每年都要采摘最好的莖稈和糯米,洗凈浸泡,蒸熟,搗碎成泥,然後趁熱揉成長方形、橢圓形、扁圓形,再冷卻成兩塊年糕。兩種米飯巧妙搭配的兩塊年糕,清爽有彈性,切片後也是晶瑩潤澤的壹塊。如果說原來的兩塊年糕還像個小吃,現在已經被返璞歸真的潮流發揚光大成了特色菜,炒火腿,香而不膩,買感十足。
桂林:爆炒烏雞
烏骨雞,在別處多用來燉湯,到了桂林就因地制宜改成了爆炒。的確,桂林人向來喜歡酸辣濃烈的味道,壹塊桂林米粉風靡全球。但“藥補不如食補”的風潮也在桂林掛起,清淡的烏雞湯被冷落,於是當地的餐廳自創了烏雞塊配紅幹辣椒、蔬果丁爆炒,著實大受歡迎,堪稱“酸辣過補”。
長沙:美味的蝦
2000年的時候,美味蝦遍布長沙,所有的飯店、大排檔都烹制美味蝦,主料草龍蝦的價格也從早些年的每斤壹元多飆升到五六元。草龍蝦是壹種在湖區廣泛繁殖的硬殼對蝦。捏頭去尾後,用刷子大力刷,再用花椒、胡椒、八角、茴香、孜然、蒜、姜等調料充分調味,用酒炒,最後還要煮透。上桌的鮮蝦又紅又香,辣得讓人欲罷不能。據說草龍蝦嘴巴很奇妙,能啃防洪大堤,所以長沙人對害蟲有壹種恨意,味道特別濃。
武漢:香菜丸子
南方丸子在武漢油煎就叫丸子,不算南也不算北。香菜丸子和蓮藕丸子、豆腐丸子壹起,多年來被稱為貧寒家庭的三寶。因為它們看起來金黃酥脆,直到口若懸河都和肉丸子壹樣,所以特別能為窮人家贏得面子。但是,畢竟金玉之外的聯想,讓它們難以優雅。今天,不用說,物質的豐富在宴會廳裏有點“食肉”,香菜真理子和它的其他素食真理子兄弟也加入了素食和健康食品的潮流,成為新寵。
天津:清炒蝦仁
俗話說“吃魚蝦以天津為家”,自然少不了天津的壹些魚蝦。本來天津的海鮮多是活蒸後去皮蘸醬,但這兩年天津人也吃到了壹種精致的,炸蝦就是最好的代表。這種蝦是活蝦加水後剝出來的,肉質香甜飽滿。再加上切好的小綠瓜,在清油鍋中翻炒兩次。出鍋後,脆皮蝦鮮嫩,色澤誘人,十分爽口。
濟南:譚魚頭
“譚魚頭”剛在濟南北園和文化東開了兩家分店,吃慣了魯菜的人就陷入了四川人的麻辣誘惑。與通常的“朝天椒”不同的特殊辣椒,特殊的土壤,特殊的海拔,每年只采摘七天。采摘後小心翼翼地裝在壇子裏,用特殊的方法存放壹年以上才可以下鍋,這樣的火鍋鮮亮麻辣,麻辣味濃,麻辣感軟。喜歡辣的人更喜歡辣,怕辣的人不怕辣。當然,鰱魚頭也是好東西。
青島:海鮮小豆腐
海鮮用海參、蝦、魷魚、蛤蜊等小海鮮,各種小海鮮豆腐配蔥花豆腐炒,好吃不膩。吃的時候可以上蔥油餅。酒店位於各種古老的歐式建築中間,從酒店的所有窗戶都能看到碧海藍天和金色沙灘。誰不說青島是個好地方?
煙臺:蠍子滾繡球
煙臺菜屬於膠東風味,擅長烹飪海鮮。蠍子也成了山東人的美食,炒山蠍子是山東著名的風味菜肴,煙臺人的蠍子滾繡球是吃蠍子的又壹傑作。
德州:德州扒雞
事實上,除了以扒雞聞名,西瓜在德州也有上千年的種植歷史。正是這道菜讓德州名聲大噪,讓全國大大小小烤雞店的招牌高度統壹:德州扒雞!正宗德州扒雞,全稱五香脆骨扒雞。其特點是:香而無骨,嫩而純正,淡而淡雅,深入骨髓。造型時腿卷起來,爪子進雞室,翅膀過脖子從嘴裏出來。整只雞都是躺著的,顏色金黃,黃裏透紅。從遠處看,它像壹只漂浮的鴨子,嘴裏長著羽毛。
澳門:葡萄牙牡蠣
澳門逐漸褪去了葡萄牙的陰影,經典的國際建築和葡萄牙美食依然保留。葡萄牙菜味道清淡,數量精致。把土豆泥放在原生蠔上壹起烤,兩者的風味相互滲透,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襄樊:酸菜牛肚絲。
當韓國泡菜和日本泡菜在幾個大城市火熱的時候,襄樊人還是覺得自家的泡菜最好吃,最上口。在襄樊,只要家裏有幾個大爺大媽,總能從床底下翻出舊鹹菜壇子。襄樊人壹般不吃牛雜,但牛肚是個例外。吃起來柔韌有彈性。反正酸菜爆肚是襄樊人最愛的開胃菜。
承德:中國特色的紅燒肉。
這是壹道宮廷菜,現在已經成為著名的生日菜。方法是將紅燒肉切成3.3厘米見方的小塊,用刀從外到內以“萬”字形壹個壹個地向塊中心劃圈,使之不分離,然後將它們放入蒸碗中,皮朝下,加入高湯和調料,放入籠中蒸2小時,取出扣板,將高湯澆在上面。
唐山:醬瓦魚
河北風味包括三個流派,即冀中南派、塞外龔燕派和JD.COM沿海派。JD.COM派以湯山為主,擅長烹制新鮮的海鮮原料。它的特點是原料豐富,刀工精湛,味道鮮美,油細膩,精美的唐山瓷容器,獨具風格。
重慶:香辣蟹
融合了火鍋和海鮮、川菜和粵菜的四川香辣蟹,是成都人獨創的,現已成為重慶人的最愛。香而不悶,辣而不燥,鮮香可口。用油、豆瓣菜、香料等炒螃蟹。上菜前。吃完螃蟹後,把湯加入剩下的配料中。吃完蟹肉後,取笑它。過了蟹癮,過個火鍋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