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做魚的時候為什麽不直接做活魚?

做魚的時候為什麽不直接做活魚?

從烹飪的角度來說,魚的最佳食用時間是魚死後2 ~ 3小時,烹飪的味道最好。

殺魚可以冷藏保鮮。別凍僵了。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認為活魚營養價值高,把“活魚吃”當作上等菜。其實這種吃法是不科學的。無論從營養價值還是口感上,活魚還是死魚都不是最好的食用時機。

魚死後,經過壹段時間,魚逐漸變得僵硬。在魚處於僵硬狀態時,其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沒有分解產生氨基酸,而氨基酸是鮮味的主要成分。吃了不僅使肉變硬,也不利於人體消化吸收。當魚進入高度僵硬狀態時,就開始向自溶階段轉化。此時,魚類中富含的蛋白質在蛋白酶的作用下,逐漸分解成各種人體容易吸收的氨基酸。這個階段不管用什麽方法做,魚吃起來都很好吃。

當然內臟不能和魚壹起煮。

在燒烤攤吃過秋刀魚的朋友都知道,有些地方秋刀魚不去內臟直接烤,往往到了腹部就很難吃了。然後魚膽就破了。而且很多魚的內臟都會有寄生蟲和寄生蟲卵。因此,烹飪時最好將內臟全部去除。

(2)

更別說活魚什麽的了。

去年冬天,我去市場買了壹條魚。我殺不了自己,就讓攤主幫我殺了。我把內臟都拿出來扔了,魚裝在袋子裏帶回來。半個小時,回到家,隨便洗了壹下,放在案板上,用刀拍了壹下...

這沒心沒肺的貨直接找了具屍體,翻了個身跳起來拍在我手背上,疼。

我很生氣...我扔菜盆的時候就不管他了。本來打算中午吃,晚上煮——時間長了,死了。

活魚,不管內臟不幹凈,開水對妳特別好,熱油會毀了妳的臉。妳不是高手,不要這樣做。

(3)

魚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蒸和燒是最常見的。

但是沒有整個燒開的水,魚會變形,肉會碎。要煮的話,也是壹片。過會兒煮它。

清蒸魚,妳把活魚放到盤子裏,妳覺得它會聽話,呆在盤子裏嗎?我可以幫妳提起蒸籠。

燒,不管是紅燒,幹燒,什麽松鼠魚都在燒的範圍內。燒這個做法之前有壹個步驟,就是先炒...就算不心疼油,也壹定心疼廚師吧?給每個廚師發壹套防護服很難嗎?那麽武漢的新冠肺炎疫情就不會那麽缺防護服了,各大酒店就能捐夠了...

另外,真的有壹些人是做活魚的。他們要求魚端上來的時候是活的,嘴巴壹定要動。

做法不像網上說的那樣,其實就要求壹個字:快。

帶上活魚,先敲掉,然後馬上開膛,清理幹凈。換完花刀,開兩鍋,壹鍋熱油,壹鍋汁。

用濕毛巾把魚頭包好,壹手拿魚頭放在油鍋裏炸。魚會因為疼痛而醒來。蓋上鍋蓋,防止油濺到廚師身上。

煎好了,馬上把魚裝盤,把汁倒在桌上。

活魚就是這麽做的,但是為什麽大部分餐廳都沒有呢?

第壹,很殘忍,動物保護還是比較激進的,得罪不起。

第二,難度極大,高級廚師也不能保證100%的成功。畢竟魚是有個體差異的。敲那壹次,可能有的魚比較脆弱,直接死了。

另外,有些魚因為生理特點,註定是不能煮熟的。

比如鯉魚有魚線,殺魚的時候很容易拿出來。

如果不拿出來,魚在煮的過程中會變得特別腥。熟了要不要拿?很晚了

膽汁就是這樣的東西。

直接做也不是不行。問題是不能吃。

(4)

煮活魚,綁起來煮?

妳煮過泥鰍嗎?

如果妳按不下鍋蓋,泥鰍從鍋裏蹦出來掉了壹地是什麽感覺?

魚大了,不僅跳不出來,短時間內也會死。妳要壹直按著鍋蓋不讓它跳出來,看著它在熱鍋裏動,直到它死。

不殘忍?還不如把肚子剖開。

而且做過魚的都應該知道,魚皮去鱗後容易脫落,炒的時候會糊在鍋上。直接煮活魚的話,動壹下皮就掉了。開鍋的時候可能會看到壹鍋白色的湯,漂浮的魚皮,還有被燙得半死,遍體鱗傷的魚,壹定不能再吃了。

(5)

愛吃魚,鯉魚便宜,經常買。家離菜市場很近,攤販技術也不錯。他們把魚收拾得幹幹凈凈,敲掉魚鱗,打開箱子壹氣呵成。所以從宰殺到擡回鍋裏需要十幾分鐘。有壹次放鍋裏的時候,我裝死,狂跳。只有壹斤半的魚,魚和鍋掉在地上,油濺了我壹身。從那以後,我每次都讓賣魚的老板直接切兩段。鍋裏的活魚?妳試試。。。

後記:

實踐出真知。我建議妳買壹條活魚,然後把它煮熟。畢竟壹條魚不貴。如果妳創造了壹個無與倫比的食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