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對於大公司,每次團建活動都有相應的部門負責,團建活動過程中的環節安排和活動安排合理高效。小公司安排團建活動,往往流於形式。
比如小心認識壹個小公司的老板。每次團隊建設只有壹種形式:吃飯。因為公司人不多,長期保持在十個左右,差不多正好是酒店壹桌的人數。於是,老板為了省事,每次都直接訂了酒店包廂,然後重點不是菜,而是酒。團建的內容基本就是壹件事:喝酒。誰喝多了就給老板面子,忠於公司;誰要是不肯喝,老板的臉立馬就拉下來。最後的結果就是每次團建活動,全公司都醉在黑暗中。如果第二天休息好了,正好是工作日,那整個公司就徹底報廢了。
還有壹個小公司的老板,特別喜歡安排旅遊。但是為了節約成本,所以每次出行,都盡量避免住宿。要麽淩晨四五點在公司集合,拉個車去荒山,開始團建。或者前壹天晚上直接坐臥鋪,第二天早上到達目的地進行團建,晚上再坐臥鋪返回。就這樣,每次團建活動,員工都昏昏欲睡,狀態不佳,反應遲鈍。
想要做好團建活動,註意有以下幾點建議:
壹、有規律地策劃和設定主題:團隊建設最忌諱的壹點就是即興創作。即使公司很小,人數不多,但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以及工作之外的壹些相關安排。小公司安排團建很少占用工作日,征用員工壹般都是節假日。這樣,如果經常有臨時通知的群體施工,就會對員工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
團建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出其不意”,讓員工無所適從。在於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統壹目標,提高效率。如果是常規的團建,那就固定時間和主題,形成良性循環。如果是臨時組團施工,那麽至少要提前壹兩周通知到公司員工,包括時間、地點、主題、要求等內容,以示對員工的尊重。
第二,領隊必須帶領團隊:這種情況下最有可能出現的場景是以旅遊形式的團隊建設。由於公司人數眾多,組織者為了省心省力,往往會選擇加入群。但其實所有經歷過跟團遊的人,對跟團遊的印象應該都不好: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各種購物陷阱天天等著妳。
如果是個人的話,沒問題。然而,作為壹個公司團隊建設,員工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疲勞之旅和無休止的購物陷阱上。顯然,團隊建設的作用根本沒有體現出來。既然是團建,公司管理層就應該負責。可以按部門分成幾個小組,由部門領導分別帶隊,活動時在小組之間多安排壹些比賽和遊戲,培養組員之間的友誼,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三、避開熱點城市和景點:為什麽很多建隊活動喜歡選擇土地遼闊、人少的爬山、農家樂活動?原因很簡單。只有在這些廣闊的地方,才能更方便的開展團隊遊戲。
小心遇到壹些小公司,尤其是位於中小城市的,非常熱衷於去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做團建。壹線城市的情況是,無論白天黑夜,風雨無阻,工作日節假日,到處都是人山人海,別說熱門景點,甚至可能寸步難行。在連拍很難出現行人擅闖的畫面的前提下,如何進行團建和團活動?
第四,行程緊密結合:團建雖然是集體活動,但畢竟公司不是軍隊,員工不是軍人,每個人的體能都不壹樣。在做團隊建設安排時,壹定要松緊結合。如果上午是爬山、騎行、越野等活動,下午壹定要安排輕松平靜的內容,或者幹脆自由活動。
團建活動最差的安排就是員工天不亮就被叫醒,天黑了員工還沒結束壹天的活動就休息了。這樣的強度也失去了團隊建設的意義,會加劇整個團隊的負面情緒,造成員工對公司的抱怨和反感。
由於各個公司90、90後年輕人的增多,很多不適合年輕人,因為他們適合壹些更早的團隊建設方法。除了壹些純銷售公司還在使用摒棄個人意識、強化集體榮譽感的傳統洗腦團建方式,越來越多的公司將團建活動設定為自由、輕松、小團隊式的遊戲。員工在更新,團隊在更新,團隊建設的形式也必然在更新。否則老板沒少花錢少浪費時間,員工卻怨聲載道,工作效率壹點沒提高,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