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後,合巹之禮演變為新婚夫妻***飲交杯酒。《東京夢華錄·娶婦》記載:新人"用兩盞以彩結連之,互飲壹盞,謂之交杯。飲訖,擲盞並花冠子幹床下,盞壹仰壹合,谷雲大吉,則眾喜賀,然後掩帳訖。"這個儀式的象征意義是意味深長的。
用彩綢或彩紙把兩個酒杯聯接起來,男女相互換名,各飲壹杯,象征此後夫妻便連成壹體,合體為壹。當然很多情況下,"惟新婦羞澀,不肯染指壹嘗"。(民國:《解縣誌》)
飲過之後把杯子擲千床下,以蔔合諧與否,如果酒杯恰好壹仰壹合,它象征男俯女仰,美滿交歡,天覆地載,這陰陽合諧之事,顯然是大吉大利的了。民國時期,山西民間結婚,拜天地之後,"導入洞房,婿先進,上床踏四角,新娘繼入,坐床後隅,飲交杯酒,是日'合巹',合巹之後,尚有謁祖日見勇姑等禮,大抵於結婚之翌日行之"。(民國:《浮山縣誌》)
今天,青年男女的婚禮上,交杯酒是必不可少的,但其形式比古代要簡單的多。男女各自倒酒之後兩臂相勾,雙目對視,在壹片溫情和歡樂的笑聲中壹飲而盡,或者是在洞房或是在舉行婚禮的大廳、飯店、酒樓。按民俗傳統,交杯酒是在洞房內舉行的,所以都把合巹與入洞房連在壹起,但不管此俗的表現方式有何不同,其寓意與心態都是壹致的,結永好、不分離的暗示對於新婚夫妻今後長期的婚姻生活都會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