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村秋集圖》是元代畫家倪瓚創作的紙本水墨畫,現藏上海博物館。
在這幅畫中,有壹個托比的特寫,五六棵雜樹像文人墨客壹樣矗立在那裏,高貴而幹凈。仲景湖,淡而清。遠處有幾處低坡,高低起伏,淡墨輕嵐,不見壹絲人影,也不見壹只鳥的聲音。畫面寧靜,與道教和諧,靜如禪意,意境蒼涼古樸。
這幅畫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壹個江南漁村。附近有四五個樹枝,沒有交錯纏繞。樹幹挺壯的,葉子很漂亮,周圍都是樹枝。中間的畫面是壹個如鏡的湖,沒有壹絲漣漪,湖光和水波都是空的。近景坡石呈水平狀,與豎樹形成縱橫趨勢;遠處山的另壹邊,兩層小山蜿蜒起伏。在煙霧的掩護下,只露出半個山頭或山頭,或隱或現。
關於作者:
倪瓚(1301年-1374),原名倪瓚,本名,字雲林子,景滿民,幻,江蘇無錫人,元末明初畫家、詩人。
倪瓚家財萬貫,學識淵博,古已有之,各地名士常來拜訪。在元順帝統治的最初幾年,他揮霍了他的財富,遊蕩在太湖。洪武七年(1374)卒,享年74歲。
倪瓚、黃、王蒙、真武合稱為“元四家”。倪瓚擅長畫山水和墨竹,師從董源,受趙孟頫影響。早年畫風幹凈流暢,晚年平淡天真。疏林之畔,秀麗寬敞,凝練深遠,惜墨如金。叫“折疊帶”,邊上有幹筆。墨竹有個姿勢,幾招,是在逃避。書法出自隸書,有金風範,善作詩。現存作品有《漁村秋集圖》、《六士圖》、《榕西齋圖》、《清亭集》等。